第44章 第 44 章

他身上穿着老蓝布中山装,袖口那里还有一个补丁。

顾舜华从这陌生的眉眼中,努力地辨别着昔日亲人的模样。

她离开时,自己十五岁,她哥哥十九岁,还是一个年轻小伙儿呢。

她就这么看着的时候,那对男女也发现了她,也都看过来。

兄妹四目相对,从十几岁的少年时光,到如今成家成人后的沧桑,对视良久,彼此终于找出了被岁月淹没的一丝熟悉。

顾舜华眼泪便落下来了:“哥,我是舜华,你,你们回来了啊!”

这男人正是顾振华。

顾振华也终于认出自己妹妹,上前一步,一下子握住了妹妹的手:“舜华,你也回来了啊,挺好的,你回来了,咱们多少年没见了!”

他竟说了一口的陕北方言。

顾舜华再也忍不住,便抱住了自己哥哥。

大街上,胡同里,她不该忍不住,何况嫂子还在旁边,可她太难受了,好好的兄妹,这么多年没见了。

当初她和任竞年结婚,其实不是没回来过,可她回来,她哥没回来,彼此阴差阳错的,就已经分开了这么多年。

顾振华喉头也有些哽咽:“都回来了啊,挺好的,都回来了!”

顾舜华赶紧收住了眼泪,笑着拉住了旁边女人的手:“这是嫂子吧?”

顾振华点头:“她叫苗秀梅,以前是燕山的。”

顾舜华忙道:“嫂子,爸妈他们都盼着你们呢,念叨了好几次了,天冷,快进屋吧。”

苗秀梅乍看到顾舜华,便局促起来,不过看顾舜华说话热情,忙点头:“好,好,妹妹好。”

顾舜华便帮着拎起来那些包袱东西,陪着他们进了院子。

一进去院子,顾舜华又解释:“家里房子紧张,嫂子你多担待着。”

苗秀梅连忙道:“没事,没事,有个住的地儿就行了。”

顾舜华听着,可以感觉出苗秀梅还挺憨厚的,心里也落了地,毕竟家里三个孩子,大哥和自己都结婚了,回头跃华也得结婚,三代人一起住的话,要是有个存了小心眼的,那回头真是过不安生,天天成鸡斗眼了。

现在看这嫂子,觉得大致人品应该能过得去。

这时候大杂院里都听到动静了,纷纷看过来,认出是顾振华,上前打招呼,嘘寒问暖的,陈翠月跑出来,看到儿子,显然也是高兴得不行。

然而比起陈翠月的激动,顾振华看到陈翠月却没什么大反应,甚至躲开了她的眼神。

进了家门后,街坊都过来打了招呼,很快屋里消停了,陈翠月忙里忙完接风洗尘,顾舜华也帮着一起做饭。

顾全福刚才去和老街坊说话,现在回来,看到儿子,自然高兴,盼了这么久,终于回来了,一家子团聚了。

顾振华便提起自己晚回来的事,原来公社里出了事,有女人被□□后跳河自杀了,本来和他们八竿子打不着关系,可公安局要查全公社,所有的人都过了一遍,因为这个,公社里知青的档案都压着没批,一直到证明这件事和他们没关系,这才放人,于是就这么耽误下来了。

顾全福感慨:“别管怎么样,回来就行,你尽快去知青办,把户口落下来,再把粮食关系和供应关系都转过来咱们街道,以后咱们家算是团聚了!”

这么一说,自然提起来苗秀梅的户口问题,苗秀梅是燕山人,燕山二十多年前还属于河北,后来划归北京的,所以苗秀梅也算是北京人。

就是因为这个,两口子才能回来,因为都算“北京知青”,现在一起回来,苗秀梅正好跟着顾振华把户口落在大栅栏街道办事处。

“咱们大栅栏的粮食和供应到底是比燕山好一点。”顾全福这么说。

这倒不是夸嘴,燕山是郊区,眼看着都要和山海关接上了,比起城里确实差一点意思,要按照一般情况,郊区的户口也不可能随便迁到城里来。

苗秀梅轻轻点了下。

她爸现在在燕山石化,单位是好单位,但是那地方荒僻,距离市区五十多公里,进一趟城不容易,她家里也重男轻女,不待见她,她在燕山日子好过不了,现在能跟着自己丈夫留在大栅栏,这是她求之不得的。

这时候陈翠月已经做好了饭,春饼合子菜,合子菜里样数丰富,还有炒鸡蛋,又凉切了猪头肉,装了几个黄澄澄的芥末墩放在小碟子里。

虽然匆忙,但肯定是希望大儿子和媳妇吃饱吃好。

他们吃着,陈翠月过去铺床,又让他们洗洗:“歇一会吧,歇一会再办事。”

不过顾振华显然不想歇,他想赶紧把事情整落听了,怕夜长梦多,怕万一苗秀梅的户口落不下。

苗秀梅没什么意见,看样子什么都听顾振华的。

顾舜华想想也是,如果是她自己,也是这心情,就想尽早落下。

于是给他们叮嘱了一番,去了注意什么,还有那位孙主任,好歹自己打过交道,什么性格,都给他们交待了,临走前,顾全福又给他们一点粮票和钱:“外面看到什么,自己买点好吃的。”

顾振华很坚决:“爸,不用,我有。”

苗秀梅有些受宠若惊,赶紧使劲摆手:“爸,不用不用,我们吃饱了,不用买东西!”

不过顾全福还是硬给他们了。

毕竟现在条件好一些了,孩子刚回来,还是希望他们能随意一些。

等他们走了后,顾舜华收拾东西,也准备和顾全福一起上班了,按说这时候陈翠月也应该上班了。

她是正常时间上班,现在已经迟到了。

可顾舜华走的时候,就见陈翠月正坐在床边,有些无奈地叹气。

顾舜华:“妈,你怎么了?”

陈翠月叹息:“你哥也不知道怎么了,和我生分得很,也不知道我哪儿惹了他。”

顾舜华默了一会,没吭声。

她当然看出来了,哥哥对妈妈明显有意见,为了什么呢,顾舜华也想不出来,在她的印象里,哥哥一直都是沉默而宽厚的,对弟弟妹妹也还算疼爱。

现在这么对妈妈,总是有些原因吧。

她想了想,道:“妈,你也别想多了,哥哥离开这么多年,看样子也吃了不少苦,现在能回来,以后日子还长着呢,不在这一时。”

陈翠月点头:“你说的是,我也准备着上班去了。”

从家里走出来后,顾舜华免不了想起来这一茬,心里也是无奈。

其实夜晚时候,安静下来,她也想过关于妈妈的种种,譬如她做出的那些事,对自己曾经的伤害,是因为陈璐的作用,还是说她本性如此?

顾舜华在左思右想后,觉得妈妈骨子里还是有些重男轻女的,也是想着帮扶弟弟的,甚至在她很小的时候,在陈璐还几乎没什么存在感时,在她的记忆里,自己这个女儿好像也是被忽略的。

也正是因为妈妈骨子里是这样的人,所以才最受剧情的影响,才一心一意为陈璐。

现在她后悔了,慢慢地醒悟了,但其实生活真不是小说,人的情感也不是非黑即白的,人生更不是可以简单地判为对错的考卷。

童年时的被忽略,顾舜华心里有着强烈的匮乏感,曾经没得到过的,她都希望得到,希望被弥补,这是她童年时的基调,也奠定了她这一生的性格。

哪怕后来陈翠月变了性子,她曾经没得到的,也永远弥补不回来,错过了就是错过了啊。

她想,亲人的亲密感应该是从小培养的吧,她的就一直没被培养起来。

不过即使这样,顾舜华也是理智的,并不会怨恨,更不会不甘心。她对陈翠月永远无法像别的母女那样亲近,但她会是一个孝顺的女儿,尽到赡养老人的义务。

可是很明显,她的哥哥不一样。

哥哥刚烈,非黑即白,他无法原谅的就是无法原谅,尽管她并不知道到底发生了什么,让哥哥对妈妈不能释怀。

作者有话要说:燕山位于北京的西南部,现在属于房山区,燕山人基本都是燕山石化的子弟。

我对燕山的了解都来源于房价。

燕山是北京房价最便宜的地方,当北京房价骤涨的时候,涨到最后,燕山房价也跟着动了。我记得16年底或者17年初,有一些集体户口(属于正式北京户口但是因为没房子没法单独落户的,这种和学校集体户口不同,学校集体户口无法通过买房落户)为了有个地方落户口,而跑去燕山买房子。

一般来说,燕山动了,那这一波估计到头了……吧。

然后,嗯,本章发200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