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页

“姜教授,我认为您最后的论述有问题!”

挂着相机的国字脸记者如是说道。

第22章 架药生尘 22 天凉了,该让杂志社破……

阮恭是个记者,任职于y杂志,医药相关的一家著名杂志社。

y杂志社著名在口碑的两极分化。

在新闻界倍受嘲讽,在外界却饱经赞誉,许多人视他们为“良心媒体”,称赞他们能说出其他媒体不敢揭露的所谓内幕。

开局一张图,新闻全靠编,再录下一些断章取义的语音,就能制造一个广为传播的新闻。

比如发言人阐述:中药对某种疾病有效果,患者知道自己吃了中药,焦急的心情得到缓解。

杂志社将最后两句话截下,新鲜的“新闻”就此出现。标题则为“某专家称:中药只有安慰剂效应。”

热烈的争辩就此激烈展开,从一个观点的辩驳上升到整体的论证,最后往往以互相人身攻击结束。杂志社推波助澜的手隐藏在幕后,带着因为争论产生的一波热度功成身退。

当攫取的利益足够多后,他们逐渐开始不满足于被动断章取义,开始选择主动出击,用记者精巧的话术,诱导会议发言人说出乍一听的确有歧义的话。

然后大书特书,仿佛记者痛心疾首于该药学专家不理智的发言,需要分享出来,让其他人一拥而上,将发言人从头到脚数落一遍。

即便他们完全不明白发言人话里的意思。

寻常的科研人员单薄的声音哪能抵得过千人的喧哗,还有在舆论场上风生水起的y杂志社助力,科研人员的回应往往被淹没在潮水般的非议里。

科研人员大多以失败告终,再为y杂志社的战绩添上一笔。

众所周知,有种生物叫杠精。

而y杂志就是成群结队的杠精。著作等身,战绩赫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