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页

同事被他的偏执气得几乎发笑,努力缓和着心情,他们原来是同一批留学生,在国外学习林学,他和刘申转行,只有钱珙一个人坚持了最开始选择的林学。

他看过钱珙一路的努力,只是敬佩钱珙的初心不改,偶尔愧疚于自己中途的退缩。

前些天,刘申和他打听西北的一些情况,他还以为是刘申最近的研究和这方面有关系,出于对老同学的信任,告诉了他一些东西。

随后,这些数据就出现在了a国记者的报道上。

“我已经和校长反应了你的情况,选择自己辞职走,会更体面一点。”

学术竞争也是需要底线的,他们可以用辩论、纸面骂战甚至更激烈的方式去竞争,但不能触碰底线。

刘申不以为然,把老同学推出了门。

两天后,他收到了k大的解聘书,言辞十分礼貌,但性质依旧没有改变。

他被解聘了,也没有国内的高校再愿意接纳他。

招待会结束后,南穗在b市暂留了一天,顺便见见以前的老师,再带几本参考书回墨热。

顺带还和外交官小姐交换了联系方式。

“我是李辞,初次见面很愉快。”

女士的手总是细腻温热的,李辞以性格强硬闻名,但她整个人都像江南的一笼烟雨,柔软似梦,完全看不出外交场上言辞的强硬。

“陈元贞,往后长期待在墨热,很高兴遇见你。”

兴趣相投的两个人明明是初次见面,却像故友重逢,李辞都觉得她们是否曾经见过,她偏爱的冷门历史典故,对方了如指掌,每个匪夷所思的想法都能顺利接轨,在没有商量好的情况吐出同一个音节。

聊天时总能默契地相视一笑,惹得两人身边的旁观者诧异地打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