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素商挠头:“我在挪威也遇到了这种事,发现观众席上有日本人的时候,我真是被膈应得要死,也亏得彭大使拉来一帮父老乡亲,把他们的声势压下去了。”
亲日的名头就没好听过,反正张素商绝不愿意背这个名声。
李源是和国内联系得最频繁的,他扶了扶眼镜:“那边要我们避免曝光身份,现在家里风声鹤唳的,我们藏好,以后若是……也算是保留了有生力量。”
蒋静湖一捶床板:“怎么就到了这一步?都是自家人,偏偏现在这样……”
李源对他做了个噤声的动作,蒋静湖止住声音,又扭过头:“罢了,我只是手无缚鸡之力的弱书生,现如今除了好好念书,还能做什么呢?”
张素商十分真诚的表示:“你好好念书就够了,国家不缺满身热血的能人志士,却缺乏高尖技术,可是国家要发展,就缺不了科学的助力,我们不就是意识到这点,才跑到这人生地不熟的国家留学嘛。”
小张同志不仅擅长安抚脾气暴躁的病人与家属,安抚起生闷气的小蒋大夫也有一套。
蒋静湖气自己对现状无能为力,其实伍夜明和李源心里也郁闷,张素商这时安慰蒋静湖,也是安慰另外两位。
黎明前的黑暗总是难熬,而对先辈们来说,他们是在不知道黎明会降临的情况下选择了与黑暗战斗,他们所经历的忧虑和自我怀疑也是后世人无法想象的。
张素商身处这样的环境里,也觉得语言的安慰力度不太够,于是他提起了另一件事。
他一拍手:“对了,我买的那辆车已经到货了,你们要去看看吗?”
为了满足伍夜明对发动机结构的好奇,对开车的心理阴影面积比通辽还大的张素商真的买了一辆车。
车是托阿列克谢的师兄买的,才下生产线就被拉到了他们家,这年头有车的人也不多,停车位、车库的概念也没有在普通人之中普及,张素商就停自家后街,也没人去管。
备注:这是现代社会不提倡的行为,好孩子不要学。
伍夜明之前只看过校长的车,然后在女友的带领下摸了摸车身和轮胎,心里暗暗推测它们是什么材料。
张素商的车十分朴素,空调、行车记录仪、自动升降的车窗等等是全部没有的,以现有的造车技术,这玩意就只是能载着人走而已,但对几个留学生来说,这样一辆任他们玩的车也算稀奇。
伍夜明和李源把车整个看了一遍,聊着:“这玩意的大致结构还算比较好理解,就是发动机的技术不好破解,燃油反而比较难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