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页

毕竟聂书魏留下的是一座颇有名气的酒楼,而经营酒楼最为关键的就是主厨的烹调技艺。

女人抬脚走进厨房,从冰箱里翻出冻得硬邦邦的小黄鱼、肥猪肉,以及市场上买来的细挂面。

她将小黄鱼放在盆里解冻,把雪白的肥猪肉切成细碎的丁,放进烧热的锅里,油润的香气伴随着滋啦啦的响声在昏暗的厨房弥散开来。

原身年幼时,聂书魏经常会给女儿做这碗黄鱼面,虽然没有用鲍鱼、海参之类的珍贵食材,但对厨师基本功的要求却极高,若是汤头熬煮的不够入味,火候稍有变化、调味相差毫厘,这碗黄鱼面就是失败的。

做菜最难的就是对火候的把握,这一点聂慈占了便宜,上个世界她以铸造铁画为生,用的是最传统的红炉,火势比灶台还难掌控,经年累月历练下来,现在她对火候的敏锐程度不逊于任何一名厨师。

按照记忆里的步骤,等猪油烧热,聂慈用筷子夹起酱油腌制过的小黄鱼,放入锅中以小火慢煎。

小黄鱼是冻货不假,但品质还过得去,本身携带的腥味不算浓,被猪油一煎,最外层薄薄的表皮就已经酥透了,配上金华豆豉、甜酒和秋油调味。

等到汤汁收干时,里面蒜瓣似的鱼肉还保持着软嫩的口感,香气格外诱人。

在经历第一个世界前,聂慈就失去了所有的记忆。

原本的她对自己并不了解,但此时此刻,她发现自己的计算能力和记忆力极其出众,什么时候该往锅里添多少水,她都能依照聂书魏的做法复刻出来。

没多久,一碗香气扑鼻的黄鱼面就出锅了。

面条不是那种入口即化的绵软,而是格外柔韧的口感,配上香浓味美的鱼汤,不仅满足了聂慈隐隐抽痛的胃袋,还让她紧绷的心神逐渐平复下来。

不过与聂书魏相比,现在的聂慈还差得远,甚至都赶不上辜负了她的明耀文。

明耀文终究是聂书魏亲手调教出来的徒弟,她父亲将自己一身本领倾囊相授,再加上十几年的灶上功夫,厨艺自然差不到哪去。

好在聂慈的心态不错,并没有因为这样的现实感到挫败,反而呆在厨房里不断思索,复盘自己煮那碗黄鱼面的每一个步骤,想知道究竟是哪里出了问题。

聂慈琢磨了整整一天,直到夜幕降临,繁星布满整个天穹,她才找到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