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页

除了这些远道而来的大菜贩子,跟秦意岚合作最多的还是本地的小菜贩们。

三十亩地的简易大棚每天都要出菜,一到晚上秦意岚就张罗着雇人连夜摘菜,收拾好都到后半夜了,菜贩子们连夜赶来把菜拉到市场上,再批发给那些摆摊的小贩们。

整个链条连夜转动,就为了让顾客天一亮就能买到新鲜蔬菜。

种菜确实挣钱,但也太过辛苦,从种到收到卖,周期短,流程快,一时半刻的也离不开人,别的不说,每天到处雇人这件事就让秦意岚头大如斗。

附近的村民们都是兼职来她这里打工,农闲还好,一旦赶上农忙,村民全忙自己地里的农活儿去了,人手很难找,秦意岚干了这多半年就已经不耐烦了。

经过这段时间的实践,她决定保留一两个优质项目,其它的全都下马,新世界新生命,劳心劳力干一辈子活儿有什么意思?享受生活这件事还是要放在首位的。

盘算完了农场后续的发展问题,秦意岚又去看被她寄予厚望的猪和鸡,种植已经见了效益,养殖却还一分钱没赚。

第37章 婚姻,底层男人的出路9 该你们给我建……

目前国内大规模养殖的少, 饲料厂也不见踪影,秦意岚喂鸡猪的饲料都是农科院的专家按照猪鸡每个生长阶段需要的营养成分给她配比的土饲料,完全没有添加各种生长激素。

后世的肉猪两百天能出栏, 肉鸡快一点儿的四十多天出栏, 慢一点儿的养上三个月四个月顶天了。

秦意岚养的猪和肉鸡蛋鸡都是在农科院专家的帮助下淘换来的优质品种, 品种虽然优良, 不吃带添加剂的饲料照样长得慢, 半年过去了,猪才一百二三十斤重。

专家告诉秦意岚,接下来的四五个月才是猪上膘长肉的快速生长期, 现在出栏不是最佳选择。

这样一来春节这个肉类的消费高峰期是别想了,最多能赶上端午节, 秦意岚推断了一下猪的生长周期,再盘算了一下几个肉类消费高峰期的节日,决定现在立马入手一批猪崽,好赶在明年的中秋节上市。

秦意岚野心勃勃,赚来的钱也不着急还贷款,还把她的摊子不停往大了铺, 赶在年前, 又建了一个占地面积近十亩的养猪场。

猪场建好,她跟着专家跑了一趟沿海的淮市农科院,买回来了十几头大约克夏种猪。

这些种猪都是国家在前几年从英国引进的优质肉猪品种,国内已经用这个品种的父本和本地猪种杂交,取得了相当不错的杂交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