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么一来市场上的肉类供应就可想而知了,那是极不稳定的。
这年头的部队炊事班都附带养猪任务,锻炼战士们艰苦朴素吃苦耐劳的精神是一方面,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市场上没有稳定可靠的肉类供应。
现在经济情况好了,人们对肉类的需求开始日渐增多,屠宰场却经常面临无猪可宰的窘境。
因为供应不多,市场上摆摊卖肉的小贩们往往是菜市场里最早收摊的那批人,为了有生意可做,他们半夜就开始在屠宰场排队等候,毕竟去得稍晚一些,今日就很有可能进不到货。
基于这种情况,农场主养猪大户秦意岚就很值得拉拢一番了。国人的传统就是在酒桌上谈生意,几个屠宰场的负责人颠儿颠儿地跑来请秦意岚吃饭喝酒。
多个朋友多条路,以后农场的猪会越养越多,销路当然是越宽越好,多认识一个人就代表多一条销路,秦意岚倒是来者不拒,每天跟人吃吃喝喝称兄道弟。
转眼间猪到了出栏的时候,秦意岚除了卖还宰杀了一批走人情关系。
县政府跟她称兄道弟的几个小领导一个都不能拉下,这都是人脉关系,以后说不定啥时候就会用到,尤其是她认作“亲哥”的那位,当初人家帮她良多,正巧又在五月节的当口上,这礼她送的尤其重了几分。
还有农场里的几位专家教授,在忙活他们自己的研究项目之余,对农场的各项技术支持也是不遗余力的,这年头还没什么购物卡可送,送现金又太过失礼,秦意岚特意跑到省城的百货大楼买了彩电提货券一人送了一张。
然后是村里当初被她蹭过饭的本家亲眷们,正好借着五月节的理由,一家分了一刀肉。
最后秦意岚也没忘记农场的员工们,大笔的奖金一发,大块的猪肉一分,齐活儿了。
王翠花得了消息赶紧摸了过来:“老大,听说你卖猪挣了不少钱?”
“是啊,”秦意岚点头:“没少挣。”
王翠花一听脸上就挂上了温柔可亲的微笑:“挣了钱就好,总算这大半年的辛苦没白费,你跟秀儿处得咋样啊?她那几个小丫头还乖巧吧?”
“秀儿细心又能干,是个好员工,小丫头们也非常的懂事儿听话,我们处得都不错。”秦意岚似笑非笑地看着王翠花:“你还有啥问题?”
王翠花前头打了这么多铺垫,问题就是要钱。
去年农场卖了那么多土豆跟大豆菠菜,村民们都猜测农场没少挣钱,王翠花两口子那时候就蠢蠢欲动,想要找大儿子要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