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记看他一眼:「评选细则本身就是为学生服务的,不存在内部不内部的界定。」

史导连连点头:「是是是,还是您考虑得周到,我这就去打印。」

这个细则一拿到手上,我就惊了。

这一份和学姐给我的那份「三年都没变过」的细则,完全不一样。

「普刊也能成为综测加分的依据了?系数还那么高,一篇普刊能有 02 分吗?」

写过论文的都知道,普刊属于花钱就能上的论文。

它能占 02 分,属实是不合理。

要知道,一个校级比赛的一等奖,也不过是 03 分。

听见我的质疑,书记也沉默了片刻,看向史导。

史导擦了擦额头的汗,尴尬道:「这不是考虑到学生们都没有重量级的论文吗,所以当时修改细则的时候,适当地放宽了条件,鼓励学生积极尝试科研。」

我又问:「我能看一下陈瑞的申报材料吗?」

史导对我的态度,可没有对书记那么好。

「不行。那个属于同学隐私,不好随便给看的。」

我有点想笑。

当着全年级的面,点贫困同学的名,他那时怎么不考虑同学隐私了?

「您对隐私的定义还挺双标的。」

一听见我在他直属领导面前说这话,史导急了:「思思你可不能瞎说。」

我耸了耸肩:「学生手册上写了,评优评奖要公正公开。您要是这样藏着掖着的话,公示还有意义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