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页

金漆雕龙的御案一角,摆着一只阔口青玉瓶。瓶中斜插了几枝腊梅。浅黄缀雪,香气清溢,艳而不俗。

和往年一样,御史台的年终压轴弹劾大戏,几乎是无差别的“地图炮”攻击,朝中的几位重臣,荀太尉、崔司空、傅尚书等等,一个不落,全部都有充足的理由被弹劾。

专属顾玖的那一叠弹劾谏表,依然是厚度感人。萧衡把它们摊开,单独垒起来,比酒壶还高。有几名御史的言论,他觉得挺有意思,准备收藏起来,将来和顾玖一起看着玩。

顾玖漫不经心地瞥了几眼。

当真是五花八门,弹劾他弄权,废立皇帝,这就算了。萧衡不立后怪他,萧衡没儿子也怪他?好吧,就是怪他,没错。

但是,星辰移位、地震、山洪、御花园的桃花冬天开放……这些杂七杂八的事也怪清河公,会不会太离谱?

封建王朝就这一点特别不友好——天象异常,天灾人祸,总要让辅政的官员担责任。

岂有此理!

御史台的乌鸦,越来越讨厌了。

萧衡的批语是:无稽之谈,清河公主持朝政期间,百姓无怨声,孤儿有所养,老人有所依,堪为百官楷模。萧衡的字,是顾玖手把手教着练出来的,却和簪花小楷一点也不相似,苍劲端正的字迹,像雪中的松柏一样峻拔,大气磅礴。

萧衡以为顾玖想看奏疏,不仅没有半点不高兴,反而乐颠颠地凑过去,小声地跟他撒娇:“手有点酸,先生帮忙一起批阅,好不好?”

顾玖立即收回目光,一本正经:“不可坏了规矩。”

“先生,我们之间,注定是不合规矩的。后宫里太拘束,先生必定不适应,我也不能那样委屈先生。我们可以并肩立于朝堂之上,共守江山。正旦那天,还要请先生和我一起接受百官的朝贺。”

私下里,只有他们两个的时候,萧衡不会在顾玖的面前以“朕”自称。

正旦是新年的第一天,正旦的大朝会,天子赐宴。上至王侯公卿,下至公府掾属,都要熏香沐浴,换上崭新的礼服,以隆重的礼仪朝拜天子。那种场合,能和帝王并列的,只能是帝后。

比如荀太尉,正旦朝贺,他要为天子献上玉璧。太尉府的掾属,诸如长史、主簿等等,也都要参加朝贺仪式,献上礼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