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住持的肯定,苏诗青激动不已,因此赶紧看向邵二雪:“寒夙兄,你意下如何?”
邵二雪被苏诗青敏锐的洞察力折服,所以应允道:“这壁画与你缘分不浅,若不将其画完,岂不遗憾?”
他忽然觉得有些羡慕,羡慕苏诗青身上有他没有的东西,那东西早已被他丢弃,那就是想象力。
苏诗青喜出望外:“多谢寒夙兄!”
为了绘制观音菩萨所披的透明细纱,邵二雪想了一个办法。他将豪笔拆开,用极细的笔丝占上金墨,再一笔一笔的勾画上去,做到了几乎薄如蝉翼的效果,在阳光底下也会生出一种神秘的飘逸感和光芒。
壁画中人物众多,因此苏诗青不眠不休地绘制了上千幅人物底稿,再和邵二雪一起从中挑选出最合适的将其绘上。
十日后,在他们的不懈努力之下,几百幅上通极乐下达地狱的雄伟壁画终于绘制完成。
当僧人们看到那些壁画时,无一不被其精美与伟大所震惊。
从“阿鼻地狱”开始,壁画中:十殿阎王的形象各不相同,但都法相端庄温和,气度高雅不凡。审堂之上,文武判官在认真听审、记录供词。堂下,诉人跪述,牛头、马面、狰狞、赤发等鬼狱,在对十恶不赦者施刑,钩心、挖眼、刮骨等之场景,千姿百态,栩栩如生。画面的内容让人看了阴森恐怖、毛骨悚然、惊心肉跳,简直就是教化人们去恶行善、服务众生、警钟长鸣的最佳警示图。
往上是精美绝伦的西方极乐世界,共有人物七十七个,姿态各异,仙佛缥缈,神情不一。有的说法和坐禅,有的膜拜,有的徐徐行进,还有的冉冉飞舞……组成了一幅幅清新明净、庄严肃穆的佛国仙境画面。
身怀绝技的邵二雪,更是将宫廷画法融入其中。无论是人物,还是花鸟、祥云、瑞兽、草木,没有一处“废笔”,每一组线条都如行云流水,流畅自如,几乎没有二次描摹和补涂,堪称奇迹。
第12章 初入画院
生佛节的最后一天。
夜晚,朦胧的月光照进松林,脸上似有微风轻轻吹拂而过,耳畔流淌着的山涧清泉的响声。
僧人们按照习俗,将需要祈福的香客名字、生辰八字等一一写在灯笼上,然后将其挂在供奉着佛主的大殿内,让佛主为其庇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