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之这类叙述就是非常主观且模糊,在现实中也便马马虎虎说得过去就足够了。只要眼睛还是那双眼睛、台词还是那句台词,剧情就能正常通关。
与之类似的还有心理描写。人物的内心独白、心理活动等等同样属于作者一厢情愿的主观类叙述,不会影响到剧情通关的判定。
上面的规则,代入颜歌草稿纸上的全部条目几乎都可以说得通,只除了一条。
今晚酒会上她穿错的戏服。
“铺满灿金闪片的修身长裙”,这毫无疑问是客观存在的具体事物,而非可以随便糊弄过去的主观类叙述。
假如前面她关于剧情通关规则的猜想是正确的,那么现在她应该还卡在上章的时间循环里,并且将永恒地循环下去。
既然上章顺利通过了,那么就只有两种可能:
第一,她猜错规则了。
第二,规则没错,只是这件事比较特殊。
如果是规则错了,正确的规则应该是什么?
如果规则没有错,这件事又特殊在哪里?
颜歌用红笔在穿错戏服这一条外围画了个圈,旁边打上问号,箭头引向两条可能的分支路线,用文字记下相关的细节。
接着向前文找了找,希望能找到和戏服事件类似的先例,所有细节浏览过也还是没能找到对等的事例。
实在没有就算了,思路梳理到这里差不多也够了。
颜歌打开电脑,将草稿纸上的内容整理成文档,给简晨枫发过去。
五分钟之后,简晨枫给她回了通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