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上各地的情况并不相同,地方上各种出现的问题送到了京城,需要刘恒来处理。
读书人的目的最终都是要做官。
<divclass="contentadv">当招募考生的告示一贴出来,当地的读书人奔走相告,很快便引起了一片叫骂声。
事情闹大了,自然有人找上了曲阜孔氏。
作为孔圣的后裔,孔氏在很多读书人的心中还是有一定的地位。
李树衡回去后,召集了手下的一些人,对刘恒提出的科举制度改制进行了完善。
其中以北直隶,河南,山东,这三个地方闹的最凶,陕西因为遭受大灾,读书人又少,被虎字旗治理时间久,虽然也有读书人不满虎字旗的做法,但出来闹事的读书人并不多。
“呸!什么狗屁讲武堂,我们不认,那是一群丘八才去的地方,我们熟读圣贤书,才不会跟一群丘八在一起坐堂。”
对读书人来说,他们要的是做官,而不是考完科举之后还要去继续学习。
“诸位学子们,你们找我又有何用,我这个衍圣公在新朝说话根本没有人听,各位还是请回吧,安心备考,考入了那个什么讲武堂,将来还是有机会出仕的。”衍圣公嘴里劝说道,更听上去更像是刺激这些学子。
“我!”李树衡用手指一指自己,旋即面露苦笑道,“这可是个苦差事,而且前期肯定会有读书人投向大明那边。”
天下看似平稳,但始终处于战事爆发的边缘,加上虎字旗的地盘短时间内得到扩充,人力不足,只能把一些还没培养好的人提前推出去做事。
这些读书人已经习惯了科举考试,中举后骑马游街,然后封官上任,成为官场中的一员。
北直隶,河南,山东,这三个地方又以山东闹的最厉害。
对于孔氏的问题,两个人都没有继续再谈论。
因为两个人都清楚,一旦读书人多了,那么读书人的地位自然而然就没有那么高了,孔圣人也会相应的得到一定的削弱。
周围的读书人纷纷叫嚷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