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9章 海外招商

1627崛起南海 零点浪漫 2128 字 3个月前

距离马尼拉的战事结束其实已经过去了两个多月的时间,不过考虑到马尼拉当地的状况和与三亚之间的实际距离,商务部现在才推出当地的招商项目也算情有可原,并不是因为办事效率低下才导致招商活动耽搁了这么久。

不过对于真正与海汉关系密切的这些大商家来说,早迟一两个月并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这倒不是商人们宽宏大量不在乎这点时间能获得的收益,也不是畏惧海汉的权威不敢催促,而是他们早在海汉官方公开招商之前,其实就已经在当地开始了经营活动。

海汉攻打马尼拉期间,随军出征担任后勤辎重和人员运输任务的民船着实不少,数量甚至比军方参战的战船还多。为了作战行动的实际需求考虑,这些民船也并非从民间随意征募,而是由数家与海汉关系密切的大海商向海汉官方提供船只和水手,以保证行动前后的军事机密不会对外泄露,毕竟他们干这种活也不是第一次了,能够比较熟练地配合军方的指挥和行动。

这些商家愿意拿出手上的宝贵运力去帮海汉军完成后勤运输任务,当然不是因为受到海汉官方的胁迫或是单纯地出于爱国目的,其中甚至还有来自大明的海商主动参与进来。他们如此积极地运作此事,除了对海汉军拥有必胜的信心之外,另一个主要原因便是为了能在战后的第一时间就从当地获取收益。

这些随军出征的船只和人员除了完成军方要求的运输任务之外,同时也会择机在当地购入或出售各种战时的紧俏物资,甚至是直接收购当地的房产地契。在战时无论是哄抬还是打压物价,总是会比和平时期容易得多,而他们有海汉军方当靠山,在当地使用这类极端的商业手段也无需有什么忌惮,很短的时间内便能从当地把随军出征的成本捞回来。

而海汉军方的主要任务是完成对西班牙武装的打击,至于战后的管理和重建,按海汉惯常的做法都是交给专业的人来完成。对于当地的一些关系到民生的商业领域,随军出征的这些商家会在战后第一时间就按照各自所长得到接手的机会,而这就意味着他们能在未来一段时期内以近乎垄断的方式去经营当地的一些民生行业。

事实也正是如此,比如在这次征西行动中出动船只最多的詹氏船行,就在战后接管了马尼拉港与甲米地港的大部分航运业务。老板詹贵甚至已经在甲米地港附近圈下了五百余亩位置最好的临海土地,用以在之后修建货仓和造船厂,而他只需向海汉官方付出极为低廉的土地租金即可。

而海汉军从当地收缴上来的各种金银珠宝和值钱物品,也需要通过这些随军出征的商家来进行消化,将其折价成海汉货币,才能记入到军方的账目当中。

第一轮的分红实际上在战事结束后的几天内就已完成,而那个时候三亚这边甚至都还没有公开前线的捷报。社会上层瓜分战争红利的进程远比外界所知快得多,等两个月之后拿到招商活动上来推销的这些经营项目,其实已经被蹲守当地的大商家筛选过一遍了。

当然了,对于资质和人脉都次一等的商家来说,此时由海汉商务部推出的这些项目依然是油水丰厚的香馍馍,值得投入关注和相应的资金去竞争。

与过往的海外殖民地招商内容类似,此次海汉商务部准备的项目依然是以农业开发为主,渔业、畜牧、农庄和种植园占据了大半。不过或许是考虑到马尼拉距离大明、海汉和中南半岛都太过遥远,官方在这次的招商中也是给予了比往常更大的优惠力度,在开发成本和未来几年的赋税方面都拿出了商人们所期待的减免政策,以此来吸引他们前往马尼拉投资。

马尼拉湾的南北方向都拥有数千平方公里的临海平原,其自然条件十分适合种植橡胶、烟草、水果、油料、香料等热带经济作物。而西班牙人在统治当地期间所进行的农业开发规模有限,几十年下来的开发成果甚至还不如海汉近几年在海南岛上的屯田速度。

当然要将此完全归结于西班牙人的无能也是不公平的,毕竟当地的西班牙裔和汉裔移民数量有限,而这两拨人才是社会生产的主力军。除了一些依附于西班牙统治者的部落之外,占据人口多数的当地土着对于外来者组织的农业开发和基建工程并没有参与的兴趣。而海汉在打算开发当地的时候也要面对同样的问题,所以官方需要发动民间力量,让商人们在当地投资搞开发并迁入移民以满足劳动力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