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94章

1627崛起南海 零点浪漫 3225 字 3个月前

扬州盐商过去所能接触到的上层圈子,顶多也就是巡盐御史或者地方大员这种级别的人物,真正的“皇亲国戚”可不是那么容易能搭上关系,而这次与白乐童等人的接触,也是让戴英达意识到了自己有机会接触到真正统治这个国家的那群人,这对他来说可是千载难逢的机遇。

当然了,严格说来石迪文、石成武父子其实也是属于这个顶级阶层的人物,不过石迪文一直没有在执委会中谋得一席之地,就掌握的权力而言,其实与戴英达过去接触过的布政使,按察使、巡抚之类的官员,似乎也相差无几。而来自三亚的这些年轻官员,却是有可能在未来继承大统的人物,绝对值得他下血本拉拢关系。

只是戴英达试图沿用过去与大明官员打交道的做法,在白乐童等人这里却碰了一鼻子灰。这些年轻人对于钱财并无太大兴趣,但偏偏盐商最拿得出手的条件就只有这个,双方的利益诉求不一致,自然难以达成共识。

虽然迫于石迪文的压力,白乐童最终放弃了追究扬州盐商子弟在乡试中可能存在的舞弊行为,但也就此对扬州盐商落下一个负面印象。如果没有石成武出面说和,那这事恐怕在今后很长一段时期内都不会得到彻底化解。对于一心想要向帝国权力中心靠拢的戴英达来说,那也将是一个不小的隐患。

好在戴英达前面这十多年的经营也不是白费,至少请动了石成武出面劝解。要不是看在石成武的面子上,白乐童大概也不会放下架子,提出一个赎罪券性质的条件来化解此事。如果用钱能够解决扬州盐商与白乐童之间的问题,戴英达就能大大地松一口气了。

而由此让扬州盐商出资捐建的百所学堂,不仅大大促进了海汉文教产业在东海大区的推广普及,而且还为海汉培养出了大量的人才,不过这些就都是后话了。

白乐童在提出这个条件的时候,其实也没有那么长远的考虑,他所考虑的是在给双方一个台阶下的同时,也要让戴英达好好出一点血,也算是给这些扬州盐商一个印象深刻的教训。

吃完饭回到住处,陶弘方才对白乐童道:“乐童,你刚才给盐商提的条件可能太简单了一点。”

白乐童不解地反问道:“何以见得?”

陶弘方道:“你不觉得石成武答应得太快吗?想必你提的条件要远远低于盐商预计的难度,石成武也怕你反悔,所以马上就一口答应下来。”

白乐童一想觉得确是如此,苦笑着应道:“这就当是卖个人情给石成武了!”

宁子敬道:“这扬州盐商在杭州的影响力也极大,若是这事一直拖下去不解决,大家在杭州抬头不见低头见,也是个麻烦事。刚才石成武发的请帖,这不就又得跟戴英达碰面了吗?”

石成武在席间发给他们几人的请帖,倒不是普通的社交应酬,而是另一件大事。白乐童等人根本无从推辞,只能接受这份邀请。

这份请帖的主人倒不是扬州盐商,而是石迪文,内容是邀请他们出席杭州至宁波间的铁路工程奠基仪式。

杭州地区的地理优势之一,便是临近海岸,但无法忽视的是这个座落在钱塘江畔的城市并没有修建大型海港的条件,因此也无法承载未来城市发展对海运的需求。所以迁都计划中对此提出了专门的解决方案,便是以宁波的舟山港和甬江沿岸港口作为杭州地区的出海通道,在两地间修建专用的陆上通道来解决大宗货物的转运问题。

仅仅只是依托目前两地间的官道进行改扩建,或许也可以暂时满足一时之需,但执委会要考虑到杭州作为京城的发展前景,那各种基建工程当然是要以百年大计来看待,有必要作出一些超前部署,比如说用铁路来部分取代现有官道的运输职能。

从海汉在三亚开始修建第一条铁路到现在,已经有二十多年的历史,期间也通过多条铁路工程积累了丰富的施工和运营经验,所以尽管杭州与宁波之间的陆上距离长达三百余里,工程规模要超过海汉以往所有的铁路项目,东海大区也还是咬牙规划了这条铁路,并将其作为迁都计划基建工程的一部分。

有关这条铁路的前期勘探工程,其实在海汉正式接管江浙地区之前就已经开始进行,迄今已有两年左右。尽管勘测设计工作还有一些尚未完善的环节,但石迪文已经不想再等下去,毕竟随着迁都计划的实施,杭州地区将会面临极大的货运压力,如果能早一些建成杭宁铁路,也就可以更快地将物资从海上转运至杭州。一部分已经完成勘测设计的路段,便可以开始动工兴建了。

当然了,以目前海汉所掌握的工程能力,要修建一条跨越钱塘江的铁路桥还不太现实,所以杭州火车站设置在了钱塘江南岸,而宁波火车站则是设在了奉化江和余姚江的交汇处,这样海船可以自甬江进出海,在火车站附近的码头完成水陆转运。

除了线路两头的两座大城之外,这条铁路线中间还顺便穿起了余姚、上虞、会稽、绍兴、萧山等州县,可以预见未来这些沿途地区也将会因铁路带来的便利而迅速发展,就如同海南岛上那些已经享受到这种待遇的地区一样。

而如此之大的工程项目,其工程预算自然也不是小数目。按照东海大区的估算,从勘测设计到投入使用期间的费用,大概相当于东海大区整整三年的财政收入。

就算东海大区以富庶着称,当然也不可能有那么多的资金能用于投入到这项工程上,所以必须得采取更多筹措渠道来解决一部分资金来源问题。按照海汉的传统做法,发行铁路债券,向公众募集资金,也就成为东海大区的选择之一。而财大气粗的扬州盐商,当仁不让成为了出资购买铁路债券的主力。

扬州盐商过去所能接触到的上层圈子,顶多也就是巡盐御史或者地方大员这种级别的人物,真正的“皇亲国戚”可不是那么容易能搭上关系,而这次与白乐童等人的接触,也是让戴英达意识到了自己有机会接触到真正统治这个国家的那群人,这对他来说可是千载难逢的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