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 清朝文字狱与闭关锁国

历史追光者 丁凡星 1588 字 2个月前

吕留良去世后,其着作在民间流传。湖南学子曾静读了吕留良的书后,对其思想极为推崇。曾静派学生张熙送策反信给川陕总督岳钟琪,试图劝其反叛,被告发下狱。曾静在狱中供称自己的反清思想是受吕留良学说的影响。

此案审理了长达五年半的时间。雍正对吕留良的着作和思想进行了详细审查,认为其言论具有严重的反清倾向。

雍正十年(1732 年),吕留良被剖棺戮尸,其子孙及门人等或被戮尸,或被斩首,或被流徙为奴。吕留良的所有着作也全部被烧毁。此案牵连甚广,成为清代文字狱之首,对当时的文化思想造成了极大的冲击和禁锢。

直到辛亥革命后,吕留良的冤案才得以昭雪。吕留良案反映了清朝统治者对汉族知识分子的思想控制和文化压制,也体现了当时民族矛盾和政治斗争的复杂性。

吕留良是明朝灭亡后拒考科举、坚决反清的学者,着书立说中有大量反清内容。吕留良去世多年后,因曾静、张熙谋反事件牵连其家。雍正帝下令挖坟、劈棺,吕留良后代和学生满门抄斩。大量相信吕留良学说的读书人也受株连,被罚到边远地区充军。此案牵连之广、手段之残酷,让天下读书人噤若寒蝉。

乾隆时期的胡中藻案,大臣胡中藻诗中有“一把心肠论浊清”之句,乾隆帝认为此句是故意将清朝加上“浊”字,居心叵测。胡中藻被杀,友人也受牵连。乾隆时期文字狱频繁发生,文人创作如履薄冰,稍有不慎便招来杀身之祸。

胡中藻,江西新建人。乾隆元年(1736 年)考中进士,后担任内阁学士和湖南学政。他是鄂尔泰的门生。鄂尔泰是雍正帝临终时任命的顾命大臣之一,与大学士张廷玉素来不和,各级官员也以二人为首形成鄂、张两派朋党,互相倾轧。

乾隆帝对朋党现象十分不满,胡中藻作为鄂尔泰的门生且与鄂尔泰之侄甘肃巡抚鄂昌交往密切,自然引起了乾隆的注意。

乾隆二十年,乾隆密令广西巡抚卫哲治将胡中藻任广西学政时所出试题及与人倡和的诗文“并一切恶迹,严行查出”。

乾隆召集群臣,指出胡中藻《坚磨生诗钞》中的诸多问题。比如诗句“一把心肠论浊清”,乾隆认为将“浊”字加于国号“清”字之上,是对大清的诋毁;诗中还有“一世无日月”“又降一世夏秋冬”等句,被认为是否定本朝的功绩;“天匪开清泰”等句也被视为非议清朝;“斯文欲被蛮满洲”“与一世争在丑夷”等则是挑动夷夏问题,质疑清人的身份。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此外,胡中藻作为学政,所出试题如“乾三爻不象龙”(因乾隆年号与“龙”相关,被认为有诋毁之意)、“鸟兽不可与同群”“狗彘食人食”“牝鸡无晨”等,也被乾隆视为悖逆之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