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我族内,其心必异!终于明白,族内不仅仅是指汉族,异族同样如此。在伊吾人心里,柔然青壮,其心必异,留不得;若非本王在,不敢保证,是否会对柔然老人妇孺手下留情。真相就是如此残酷,民族融合何其艰难,若非本王有强大的实力,很可能会与布卡基一样,做出同样的选择。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此消彼长的道理,十分浅显,蕴含的内容却很复杂,华夏文化的包容,简单的两个字,能讲述的实在太多太多。强者才有资格谈包容二字,弱者只能苟且生存,以德报德,以直报怨。
六七十里后,盆地变窄,一座山挤占了大半个盆地,沿着约两里宽的山谷,再前行大约六十里,就是旧伊吾县城。
三军合为一军,沿途遇到的柔然人纷纷躲避,青壮们的结果依然如故,没有仁慈可讲。失去柔然骑兵的保护,他们就是待宰的羔羊,而柔然骑兵精锐,他们又在哪里?
大军到达旧伊吾县城,已经是午后,柔然骑兵精锐的踪影,终于弄清楚了。他们早已逃之夭夭,护着部落里的贵族阶层,携带着财物,几天前就跑掉了。
“布卡基,可以停手了!都是柔然族普通民众,他们被柔然贵族抛弃掉了。”
“斯坦旻,如果你的仇恨未消,可以找一些柔然人来审问,这里面或许有没跑掉的贵族。”
本王必须出言劝阻,因为这一带的柔然人,聚集了上万之数,都是没来得及跑掉的。在自己眼皮子底下,实行大规模屠杀,心里实在是无法接受;当然,如果有人试图反抗,结局必定凄惨。
柔然的精锐,并没有向东绕行,而是如同惊弓之鸟,沿着伊吾河,向北逃往阿尔泰山脉,东阿尔泰山脉一带的柔然人,同样被他们抛弃了。
理智来讲,柔然人做出了正确的选择,继续向西北方向逃窜,那里有广阔的天地,凭借柔然精锐的战斗力,完全可以打下新的地盘,恢复元气,东山再起。如果留下来负隅顽抗,精锐实力耗尽,再无翻身的可能,就真的被灭族了。
柔然人,待大隋继续西进时,或许我们还会遭遇,或许五年,或许十年。
长途奔袭,一路上的杀戮,在面对上万柔然普通百姓时,直属军中的伊吾族人,渐渐恢复冷静,特别是其中的亲卫们。在本王身边待过,在汉人军队磨砺过,学会识字看书说汉话,有些道理是明白的。
仙师君王能降服南匈奴人,封刘渊做大官,何故?布卡基在长安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