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禀陛下!微臣是要参奏开封府府尹崔臻玩忽职守,好逸恶劳,饱食终日,尸位素餐。御史中丞钱诚和义正严辞地禀奏。
“微臣拜见陛下!”崔臻出列,行礼跪拜。
“钱大人这般说你可是是事实?”萧启佑有些看热闹的心态去对待,神情也变得松弛下来。
“回陛下,臣倒是想要问问钱大人,为何这般诋毁崔某?或者是钱大人手里是有什么证据可以证明我玩忽职守?还请钱大人当着陛下当着百官的面把话说清楚了!”崔臻侧目而视钱诚和。
“陛下刚刚所说的三件事哪一件事不是跟开封府有关,可事发今日并未收到开封府的一本奏折,事情都传到陛下耳朵里了,你还有什么好推诿的?”钱诚和矛头直接对向崔臻。
“那钱大人就要去问盐运使了,盐务之事不是开封府所管辖范围内。”崔臻道。
“可京城动乱是你开封府的事情吧?百姓……”
“钱大人说话可要严谨些,想好了再说,这可是在陛下面前!凉城什么时候出现过动乱?我怎么不知道?”崔臻打断了钱诚和的话语。
“几桩命案摆在锦荣街上,你还敢狡辩?巡防营可是亲眼目睹的。崔大人亲去东捱国之事难道有假?你又将我朝明文规定置于何地?”钱诚和有些激动。
崔臻听止于此顿了顿:“回禀陛下!钱大人所说的几桩命案微臣至今都未收到百姓的报案,甚至是人口失踪,微臣曾亲自全城排查再籍人员,不管是去世了的,还是刚刚出生的婴儿,微臣无不一一登记重新造册登记,这件案子蹊跷也就蹊跷在这里。案发地是在凉城,但却没有百姓来报案,所以微臣又暗自将人口摸排走访扩大至凉城外的边界地区。钱大人说微臣前去东捱国之事,也是事出有因或者可以说是和凉城内的几桩命案是有这什么联系的,只是微臣还没拿到证据,又怕打草惊蛇。至于是什么因那也不是现在这时候可以说的,开封府历来就是有自己的办事程序。若是陛下想要知道这其中的原由,那微臣就当堂跟陛下回禀,只是……东捱国自本朝以来就是一个敏感复杂的问题,微臣担心会走漏风声,就如同微臣这次冒着生命危险前去东捱国查案,自以为是秘密出行的,但还是被人拿来大做文章了。”崔臻半真半假的解释。“钱大人说我玩忽职守,那我就问钱大人,百姓抢盐可有闹出人命?可否有人肆意挑事?街上是否出现争抢虐夺之事?我开封府每日都派有府兵按时换班巡视,巡防营可以作证的。如果都没有这样的事情发生,那钱大人是想让我开封府去街上卖盐不成?”
“你……你真是巧言善辩,欲盖弥彰!”钱诚和有些吃紧。
尹跖钊和李玄舒格外的安静,他们各站一列都只是静静地听着,一副事不关己的神态。
“好了!你们三个起来吧!”萧启佑这才开口发话让她们起身。
“谢陛下!”三人谢恩起身,站至一旁。
“这里不是菜市场可以让你们随便斗嘴皮子的地方。崔大人!朕今日要是不提这事,你又准备隐瞒道何时再来回禀朕呢?到时候你是不是也是准备好一大片措辞就像方才那样搪塞过去,是不是?”萧启佑微怒。
“微臣不敢!陛下赎罪,微臣也是有难言之隐,两件大案并发,开封府人手吃紧,所有造册府兵每天都是分身乏术的各处去排查。微臣不敢不报,只是案子特殊,若要是有百姓前去报案或者有人生事那微臣在规定时间查不出个结果,微臣还能上报给刑部或者大理寺,可是难就难在此处,无人报案,不管是人命案还是刑事案都立不起来。陛下,微臣总不能拿着一本白纸去递交给刑部尚书和大理寺啊!”崔臻伏地请罪。
“回陛下,大理寺办案向来就是公正严谨,立法办案。二位大人所说之事,大理寺尚未接到任何文书旨意。”大理寺卿武登汗一脸铁青,面如阎王。
“回禀陛下!微臣只是听闻过此事,但尚未收到其他部门的文书案件。”刑部尚书阚清楠面无表情地回禀。
朝堂又一次恢复平静。
萧启佑又将目光投向那三人:“你们三人还没有回答朕的问题,你们说先说来听听!”
“凉城命案之事?这事什么什么时候到了御史台?我怎么没见到开封府的奏折?”萧启佑说着就附身翻找桌上的奏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