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五章 最辛苦的一天

大明小学生 随轻风去 1288 字 8个月前

四月初二,黎明时分,三百二十五名会试中式举人在赞礼官引导下,步入奉天殿外(五百年后的太和殿),与朝臣一起侍立。

其后嘉靖皇帝升殿,赞礼官员又引导考生朝拜皇帝,临轩策士正式开始!

然后就是皇帝颁布殿试策题,礼部官员将昨晚印好的考题发放在各自的桌案上。

这些桌案也都是提前摆好的,上面有考生的姓名。

三百二十五名考生站在自己的桌案后面,就可以开始动笔了。

此时除了巡场和监临官,其他官员一律退出考场。

按照制度规定,要求殿试策文务实不务虚,要切直有用。在嘉靖中前期,还能维持住这个标准。

秦德威还知道,等到了万历时期,殿试策文几乎全都是恭维马屁之类的话了。

到了那时,无非就是君心君德、圣学圣政等大话空话套话,殿试策文彻底没法看了。

对了,为什么又是万历朝?这实在是一个制度全方位崩坏的时代。

秦德威找到自己桌子时,先看了眼考题。

洋洋洒洒三百多字,中心思想就是:“朕这么辛苦,为何国家还是不能大治,应该怎样才能迅速扭转?”

这属于国策咨询,于是秦德威就放心了,并没有超纲。

稍稍思索了一下,觉得自己可以罗列政治、经济、军事等三大角度提纲挈领,先总结几句汉唐宋的历史教训,再堆一堆当代史料同时进行点评,总体也就差不多了。

无非就是键政,作为一个专业的穿越者并不怕这个!

秦德威又思忖片刻,大致就有了腹稿,先在草稿上列了一些提纲,又把试卷铺开,准备动笔。

殿试策文也有一定固定格式,用“臣对臣闻”开头,用“臣谨对”收尾。

试卷用纸都是朝廷统一提供的,单张试卷十五开面,每一开可以理解成一个折叠面。

其中前面六开是用来写姓名和履历的,交卷后,这前面六开将被弥封官折叠密封并加盖弥封关防。

所以实际书写正文的部分,是试卷纸张的后九开。

秦德威根据自己字体大小,粗略估计了一下,每开理论上可以写十二行,每行大约三十字。

也就是说每开面最多能写三百六十字,九开合起来就是三千二百四十字,去掉抬头空格之类的,大概就是三千来字。

正常来说,这足够用了。按照规定,殿试策文要写千字以上,一般也就两三千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