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德威再次出列,奏对道:“臣以为,随便派谁去,结果都一样。
无非是率领宣府援兵赶赴大同,然后坐视观望,等着北虏自行退出边墙而已。”
嘉靖皇帝:“”
这个有点让人堵心的回答,打还是不打?
秦德威觉察到了一丝危险,赶紧解释说:“其实也不能怪我大明官兵,更与陛下的治理无关!
边军之中英勇敢战者为数不少,年年都有参将以上武官战死,怎奈形势比人强而已。
我大明北方九镇边军,兵力近五十万,不可谓不多,但却是分散在万里边线上的。
北虏动辄可以聚集数万,在边线来回机动,出其不意攻我之一点。
而我大明守军仓促之间,即便是镇守总兵最多也就能出动数千人去迎战,甚至还有以数百人去迎战上万北虏的事情。
如果左右友军驰援顺利,或许能小胜,如果友军驰援不利,往往就战败丧师。
而时至今日,边军最稳妥的办法就是据守城堡了,保证不失地而已。还是那句话,形势比人强。”
秦德威解释了这么多,潜台词都听懂了。
无论谁当总督,八成也是拦不住机动性很强的数万北虏,所以派谁去都一样,而且这也不怪陛下。
秦德威又道:“而且据延绥镇报称,另一酋首吉囊部众徘徊于西部边墙外,估计有接应俺答之意。
所以若不能短时间内聚集十万战兵,并做好两面应敌准备,肯定拦截不住俺答这部贼寇。”
这些话听起来很丧气,却又是大实话,让人忍不住恼火的大实话。
这回嘉靖皇帝没有问“怎会变成这样”,君臣都知道的,九十年前那场土木堡之变之后,大明就丧失了主动进攻的力量,基本上就只能被动防守了。
但九十年前那位败家玩意是嘉靖皇帝的曾祖父,在礼制下,君臣谁也不好开口埋怨祖宗,嘉靖皇帝还是只能憋着。
严嵩突然感觉时机到了,嘉靖皇帝心里憋的火气一直得不到发泄,可能已经到临界点。
而秦德威偏生还在不停的说大实话,只要稍加挑拨,说不定就能惹的皇帝对秦德威发怒。
先是恨恨的看了眼秦德威后,严阁老突然很阴险的开口了,对嘉靖皇帝奏道:
“既然秦德威对边情了如指掌,不如就派秦德威去总督宣大,不必另求他人了。
何况事态紧急,宣大总督非重臣不足以镇戍,如今知兵的朝廷重臣中,也只有秦德威能走得开,而且年轻健壮。”
严阁老这个进奏,倒是真让众人意外了,但想想严阁老对秦德威的敌意,似乎又在情理之中。
其实大家也都懂,严嵩就是故意将秦德威架在火上烤,或者故意恶心秦德威。
秦德威错愕的眨了眨眼睛,你严阁老也真心黑!
他脑中高速的思考起来,对嘉靖皇帝回应道:“也可,臣正有请缨出征之意。”
严嵩:“”
雾草!秦德威这个反应,让他又有点不会了啊?
你秦德威踏马的知道宣大总督意味着什么吗,就敢这么答应?
别说严嵩,其他人包括嘉靖皇帝在内,一时间也都懵住了,秦德威今天真的吃错药了?
宣大总督这个官职不是不好,不是不重要,不是不高级,不是配不上秦学士。
因为距离京师实在太近的缘故,在当前的大明,宣大总督甚至可以说是地位最高的总督,没有之一。
举个例子,在过去经常以兵部尚书官衔去当这个总督,其他地方总督哪有这样的?
但比起殿中各种清贵的大学士而言,宣大总督又绝对称得上苦差事了。
能在御前毫无风险的赞画方略,谁想去一线吃苦头?
而且兵凶战危,总督虽然不会有人身危险,但战事稍有差错就是下狱论罪的结局。
别人真不知道秦德威怎么想的,但既然秦德威做出了反应,下面这个回合,又该严阁老说话了。
所以众人又下意识的齐齐看向严阁老,可是向来有小心机严阁老却还在茫然中。
严嵩本来可以料定,无论如何,秦德威也不会答应接手什么宣大总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