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上次池桥松只是一名勇士不同,现在的池桥松江右玉树称号,在群龙山乡都是响当当招牌,没有亲戚能抗拒投奔的诱惑。
“大哥、二哥、胜军,我路上都跟小松讲好了,你们跟三哥一家,都在池家山扎根。”
池母说起商议好的安排:“我跟修田也在池家山住呢,我们老一辈就守着山,把池家山开垦的漂漂亮亮。
小孩子就让小松给安排,都去县城里面上班。
该上学的继续上学,要是都能像小婉一样,考上大学就好了!
小松迟早要去省府工作呢,到时候身边肯定需要自己人帮忙,亏待不了家里头呢!”
二舅有些迟疑的问道:“翠兰,我们这么多人挤过去,不会给小松带去什么麻烦吧……三家加起来,一二十口人呢。”
池父笑道:“能有什么麻烦,家里头生意好得很,短不了吃喝。”
一祥药材店已经准备扩大门店,甚至小姑父温一祥还在考虑是不是要去外地,比如浮梁市开一家分店。
毕竟松园良田产出越来越高。
不仅如此,松园普通农田里也种了很多药材,这些药材在浓郁灵气的滋润下,品质和长势都要远超外界。
有这样一个药材园支撑,药材店的收入高得吓人。
以往一个月十万纯收入,现在一个月五十万都打不住,尤其是那些年头久的药材成熟后,收益将会持续翻番。
这还没算良田中越来越多的灵药。
木下三郎已经移栽回来,不少《药典》中记载的灵药品种,只是暂时不准备售卖,而是准备留种繁殖,扩大灵药规模。
可想而知,光靠药材店这一项,老池家一辈子吃喝不愁。
故此。
随着一祥药材店扩大规模,老池家准备将池家山再次利用起来,作为药材基地在山上种植普通种类的药材。
所以需要人手,把池桥松舅家这边所有人安排进来,都不一定够数。
打消了心头顾虑后,大舅、二舅、小舅三家再不迟疑,大包小包的收拾行李。池桥松雇来几辆厢式货车,专门负责运送行李。
两天后,一行人浩浩荡荡驱车回返墨坎县。
池父负责给舅家安排住处,池桥松则找来二叔,交代一番:“二叔,我舅舅们过来,在池家山脚下定居。
你召集瓦匠,在池家山脚下盖几栋农村大院给他们居住。
另外把池家山的盘山路修起来,还有池家山通往马路的炭渣路也翻修成水泥路。”
半步力士境的二叔,气质越来越沉稳。
无用的交际少了,更多时间花在练武上,不过架子端起之后,反而得到更多的敬重,让二叔更加沉浸于此。
只可惜。
天天努力修炼,他的明劲还是一只小老鼠,断断续续支离破碎。
“行,我马上就找人修路、盖房子。”二叔欣然应道,对于舅家人来入住池家山,他没有意见,并不觉得被鸠占鹊巢。
不过二叔忽地又说道:“小松,你说二叔去办个驾照,再买辆车好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