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他还有点说错了,这家集团的未来不那么千篇一律。
不到一个月时间,不但陆续有申请加盟的各地餐馆老板过来,还有不少资本方来跟产业园接触,询问这家餐饮集团有没有资本运作上市的打算,包括卢哲超都打电话过来说自己在平京也接到不少类似的询问。
很明显卢哲超的形象和一家完全属于慈善机构的餐饮集团这两个元素叠加起来,确实造就了一支潜力股,很多人都能看出来。
但这时候显然不用石涧仁说,各环节都已经驾轻就熟的拒绝了资本进入的可能性,但是对申请加盟的倒是客气对待,能过得吴晓影、柳清还有庄成栋等人眼的,再给石涧仁过目。
所以自来水厂居然变得有些车水马龙了。
不光是隔三岔五产业园都会带一群人过来“参观”,新知协的那些准成员也不断有人过来拜访石涧仁,有些人的热烈和熟络程度让石涧仁都有点吃不消。
如果他还是那个汗流浃背的棒棒,天天蹲在路边估计都很少有人会正眼看看,哪怕他都站上电视演播台成了当红节目的智慧担当,还是不会引来现如今这些人对他的青睐,毕竟按照正统的价值观,现在这样一个带着官方背景的民主党派筹备组组长,各方关系资源深厚的年轻人,在江州这样一个本地可以带来现实利益的圈子里,确实是值得很多人结交了,而且不光是为了好处,还真有些人是带着倾慕的态度过来找他谈天说地的。
一时间自来水厂厂长办公室居然有点车水马龙,络绎不绝的味道,毕竟来的人几乎个个都能在访客本上写下个响亮的身份,所以保安们也顺带都把腰板挺直些,仿佛随时都在表达一种刚刚来的可是位集团公司老总,你这么个小书店经理可不算什么的态度。
其实石涧仁很有点不胜其烦,他不是诸葛亮,不需要在隆中广开大门,探亲访友积累人气,但现如今这个筹备组的工作确实又需要跟这些人多打交道多交流,相互加深印象,对其中很多人都是呼朋唤友带来一些价值观趋同的伙伴也更需要,可这种动辄一聊就是两三小时的清谈对他来说极为浪费时间,而且经常晚上好几拨儿人七八个十来个,或坐或站的在带着欧洲风格的厂长办公室里面谈天论地,针砭时弊,颇有些政治沙龙的味道,也许换做当年那位在平京搞沙龙的何老板可能会很喜欢这种长袖善舞的感觉,但石涧仁真的不爱清谈啊,他崇尚的是实干。
这时候终于明白古时候的端茶送客是个多么有用的约定俗成了,以至于不得不跟孙临才约好,只要他伸手把桌子上的书挪挪,秘书就偷偷安排车间用对讲机呼叫厂长过去看看生产问题,而且还往往都是比较麻烦棘手,非得厂长过去督阵的事情,然后石涧仁跑那边去看书到等人散场了才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