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俞嬴是公子景嬴的族妹。多谢君上让人为先姊操持身后事,并给其极尽哀荣。”俞嬴致谢。
燕侯微笑一下,咳嗽几声道“先生莫要客气了。当年齐侯奔燕,与寡人诉说河间之难,又说了公子之义。公子以一言息两国兵戈,不惜己躯,护得齐侯平安。齐侯何其有幸,得如此义士相助如此义士,寡人又焉能令其身后潦草”
俞嬴再行礼拜谢。
客气话说完了,下面该说正事了。
“于抗齐之事,听闻先生有克敌奇谋以教寡人,寡人敬闻。”齐侯道。
“俞嬴曾听闻一位东邻翁的事,想讲与君上。有贼人欲入东邻翁之宅抢其财货。东邻翁有五子,翁令一子守大门,一子守堂前,一子守牖下,其余二子分守于二室内。
“有路人劝曰兵法云凡兵之道,莫过乎一。1今贼人众,而翁之子寡,贼人强,而翁之子弱,诸子合守,或还有一线生机,奈何令其分守诸门户,守望不得相助贼人逐个破之,何其易哉”
俞嬴看着燕侯“君上以为东邻翁与路人之计如何”
燕侯沉默片刻“路人所说固然有理,但五子若合于一处守大门,倘若贼人狡诡,自东墙抑或西墙爬入,又如何呢”燕侯叹一口气,声音越发低了,“翁亦怕贼人太过凶残,五子倘合于一处,俱为贼人所杀。彼时,则家破矣,再无回旋余地。”
燕侯看向俞嬴“故而还是诸子分守更稳妥些吧况且有贼人来,诸邻岂能不来相帮诸邻来助,则无患矣。”
俞嬴苦笑一下“依君上看,诸邻何时来助诸邻翁令几子来助”
燕侯一怔。
“若俞嬴是西邻翁,是定会来助东邻翁的。”俞嬴道。
燕侯面色和缓,点点头。
“然俞嬴一定不会很快来助东邻翁,亦不会令多子俱来。若来得早了,来得多了,与贼人拼杀的不就成了我西邻了吗诸邻俱是智叟,恐怕不会做这等亏本事。君上想想,从前贼人侵袭东邻翁之宅的时候,诸邻可有来得快的时候”
燕侯面色难看起来。
“况且今时不同往日,西邻与南邻不相和睦,都恐怕令诸子去救东邻了,而自己家却被邻居趁势打了劫。”俞嬴叹道,“救不救邻居本在两可之间,因救邻居,而使己家有失,这件事智叟们更不会做了。”
燕侯面色越发难看了,皱着眉沉默良久,再次对俞嬴行礼道“不知先生有何妙计还请先生教寡人。”
俞嬴缓和了神色语气“适才君上说得也很有道理。合于一处,既恐贼人狡诡,爬侧墙而入,又怕五子俱亡,再无回旋余地。兵法上说,以正合,以奇胜。俞嬴有一策,不若令一二子为奇
兵,屯于庭院间,若贼人俱屯于大门,则此奇兵去帮助守大门,合二三子之力,共同拒敌。若贼人爬侧墙,则此奇兵可持杆打贼,使其不敢翻墙而下。如此,既有合兵之益,又无合兵之险,总能多撑些时候,等得邻人来救,又能少些伤亡。君上以为呢”
不待燕侯说什么,太子友已经轻轻击掌,对燕侯道“儿以为先生此计大善。”
燕侯也点头,脸上露出微笑“先生果然大才,天不弃燕国,使得先生来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