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5. 第 125 章 锦囊妙计

在朝堂众人的建言和博弈之下, 赵辅季最终被判决流放北疆。

这一番送赵辅季等一行人去往北疆的,是姚家的老熟人张阿大。

张阿大这几年也没少走京城北疆的流放路线,属于流放差役的熟手, 因为经常来回,有时候也兼职给姚家人当一下邮差。

这年头,就是差役也是要吃饭的嘛, 当个邮差赚点外快怎么了

因为这个原因,张阿大和姚芝也是认识的, 因为姚家人中,最自由的就是可以跟着赵辅季到处跑的姚芝,教坊里的人也知道有投资才有收益这一道理, 既然姚芝被赵辅季收为弟子, 那必然是要走才女这一方向,别的不好说,但是来教坊的官员都是经过科举选拔的,对于才女有几斤几两还是能够评判的。

人家寒窗苦读几十载才有的学识,教坊众人可不敢班门弄斧,自然要让姚芝跟着赵辅季好好学习,不然肯定会被人家嘲笑才女的水平。

这种情况下, 姚芝也获得了相对多的自由毕竟赵辅季是个喜欢到处跑的狂士。

对于张阿大来说,将信件给教坊中人需要耗费的时间精力远比将信件给赵辅季或者姚芝来的多,因此在姚芝拜师之后, 张阿大和商队带来的信件都直接给了赵辅季和姚芝。

赵辅季本人是个君子, 自然不会窥视自家弟子的信件,所以姚芝也很放心老师帮忙收发姚芹和自己的来信。

在这种情况下,赵辅季和张阿大也算是某种程度的熟人了。

虽然是熟人,但是张阿大也不会太客气, 毕竟赵辅季这些文人屁事很多,按照张阿大的经验,如果自己客气了,文人们很容易就会蹬鼻子上脸,而且娇气地很,走一走就说不能继续需要休息,如果不能按时把流放的犯人送到,自己一行人都会受到惩罚。

和自己的饭碗收益相关,谁还管你是不是我认识的熟人啊你敢耽误我的工作,我就会对你们不客气

秉持着这种想法,在赵辅季开始自己的流放路程之后,张阿大并没有给他们多好的脸色。

一开始的时候,赵辅季对于自己走完流放路程还是很有信心的,毕竟狂士嘛没做过一些离谱的事情,怎么能叫做狂士

赵辅季曾经就有带着书童一起翻阅崇山峻岭的精力,可谓是古代的旅游爬山达人了。

在赵辅季看来,流放和自己带着书童爬山也没有太大区别,自己肯定能够撑得下去。

只能说赵辅季实在是太天真了,旅游和长征怎么可能一样呢

旅游的时候,累了你就能坐下来歇息,只要没天能找到安睡的地方就好,而且有书童给自己服务,路上碰到人家,还能花钱让人做饭做菜。

但是流放的时候,先不说给的饭就是分量少的,主打的就是让流放的犯人吃不饱没力气闹事,更是要和行军一样,每天一定要走够一定的路程,中间更不能随便休息,而是要统一休息、统一出发。

这路途比不上长征的辛苦,但是对于赵辅季等人来说可不轻松。

而且赵辅季还面临着一个问题他需要照顾其他人。

可以说,经常旅游的赵辅季在这群人中,已经算是状态还不错的了,有一些年纪更大或者身体更娇弱的人,单是走路就能要了他们半条命,但是这群人都是朋友,怎么也不可能对朋友的困境坐视不理,难免要搭把手。

别的不说,路上扶一下、休息的时候帮忙领一下馒头什么的,总是要做的。

还有平时如果可以烧热水,捡柴之类的活也是这些体力更好的人在做,其他人能帮忙生火看火就已经不错了。

这么一番下来,所有人都精疲力尽。

过了不到半个月,赵辅季就觉得这日子不能继续下去了,再继续下去,赵辅季怕自己走不到北疆就要躺下了。

这时候赵辅季想到了姚芝给自己的一个“锦囊妙计”。

根据姚芝将锦囊塞过来时的说法,这是他的哥哥们走流放路的时候总结的经验,平时在来信的时候有和姚芝说起过当初的故事,姚芝总结了之后全都写了下来给自己,但是这些办法其实不太好,如果老师可以忍受流放路上的辛苦,最好就不好看里面的内容。

当时姚芝还要赵辅季保证,只有感觉撑不下去的时候,才能打开锦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