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3 章

甚至连他的对手吴王刘濞,原本打出的讨贼锄奸清君侧的口号,也在晁错死后失去了正确性。一句“我已为东帝,尚何谁拜”,直接将自己置于谋逆的位置,彻底失去了大义的舆论。

轰轰烈烈的七国之乱,一朝衅起而剑指长安,十几天就让梁王束手无策,晁错都割地求和。

结果最后虎头蛇尾地,也就持续了100天左右,就被终于联手高效运作起来的中央系统给平定了。

这确实证明了经过高帝高后文帝三代人休养生息后中央朝廷的能力,但又何尝不是让刘启咬牙切齿地恨呢

所以啊,斩杀晁错有什么好悔恨的呢这个“恨”,大概也只会是淡淡的遗憾吧曾经与他师生情深的臣子,最后落得个身首异处的下场。

而更“恨”的,在刘启心中,分明应该是威逼君上的军功集团与外戚儒吏吧。

毕竟,他们可当真是,好一个忠臣良将,好一个国家柱石啊

“啊,对啊。确实是,好一个忠臣良将、国家柱石啊。”

满室是沉默的压抑,大汉名义上最尊贵的一对父子相拥在一起静默。终于在半晌后,有了刘恒一字一顿的吐词。

这算得上是咬牙切齿吗

刘启不知道,他只是仰视着天幕上那个深夜独坐,一如在他到来之前的父亲一般,沉默着深思的自己。

已经过了而立之年,面容间带着坚毅刚强的青年,孤身之时的脸上也是一片冷峻的淡然,可是眉眼之中分明藏着不愉的怒气。

谁面对这样的情况不会愤怒呢谁面对这样的形势不会痛恨呢

这天下啊,到底是刘家的天下,还是朝臣们一手遮天的天下呢

天幕的语气依旧是悠悠然的当然了,后世人又不知道这样的话会被当事人所听闻,态度自然是戏说的随意。

所以,我们可以看到这两大势力在景帝一朝逐渐沦落的下场。

袁盎因为建议立太子而不是梁王,被刘武记恨而派人刺杀,身死当场。刘启却表面因为母亲窦太后的“孝道压力”而只轻描淡写,并顺势而为地处理掉了梁王身边的家臣谋士。

周亚夫因为劝谏景帝不要废黜栗太子,遭到了梁王的诋毁,而日渐被景帝“疏远”,猜忌。最后因为买卖军器,被认为“君侯纵不反地上,即欲反地下耳。”而绝食五日,呕血而死。

听起来很悲壮对吧,梁王和景帝好像都在他们的死亡中扮演了不光彩的角色是吧

有的时候,我们看待历史必须得充分考虑到,那个站在历史记录背后的存在作者。

不论是司马迁还是班固,他们对刘启的态度不论或贬或尊,其实都离不开自己的身份与立场。他们说到底都是士人,看待历史的时候总不免带着一种士本位的思想。

所以在他们的笔下,袁盎和周亚夫等人的形象与下场,都是极其高尚与壮烈的存在。景帝也就随之而成了随意迫害“忠良”,刻薄寡恩的君主。

但回首七国之乱之时众臣威逼之势,又怎么不能说

天幕语气轻缓地着道出最后一句。

他们是某种意义上在咎由自取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