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14 章

赵匡胤都被这前后的反转刺激地一时语塞,不知该如何作答。

这好像确实有点,不太对头的意思了吧

赵煦感情他们比较喜欢从一个极端走到另一个极端。

从小见证的是两党官员党争局面,听闻的是新党旧党之间矛盾重重的哲宗皇帝沉默了。

他虽然博览群书,然而到底没什么兴趣去看本朝官员私人的八卦。对于皇帝来说,官员留下的政绩和能力,也远比别的评价来得重要。

于是这也是他第一次发现宋初官员的奇妙特性。

“从不爱找事到什么事情都能跟皇帝掰扯顶撞几句”

他神色颇为复杂。

他们到底是经历了什么啊仁宗皇帝的好脾气吗

这样的“无为”风气,因为和道教这一宗教组织相结合,对于思想界的影响也就比之前面信奉黄老之术的朝代来的更大。

再加上宋代前期官员大多经历过五代战乱,很多人也就因此秉持了动荡中只想保全个人富贵,不思进取与天下众人的独善其身的观念,朝堂上的风气也就更为保守,趋向因循苟且。

宋初官员们很难不老脸一红。

被人公然揭穿自己贪图富贵的小心思,总是让这些读过圣贤书,口头上还记得道德仁义礼义廉耻的文人有些窘迫的。

然而对上上首赵光义那张不变的笑脸,不少仿佛找到了主心骨一样的官员,腰杆子又挺直了起来

后世人自己不都说了吗他们这么做是因为他们是从兵荒马乱的战乱中走出来的啊

乱世之中谁还有闲心顾及天下大众,能保全自身就算得上不错了。他们这不过是人之常情,有何难堪的

甚至有些人还因为前面对于这位的调侃,在心里暗戳戳讽刺道就连当今这位皇帝陛下,你要说他心里有多少天下么

恐怕也没有吧

倒是也有些官员被后世人一语点醒,默然低首反省起自己先前的行径,若有所悟的模样

他们此前的唯唯诺诺,是因为时代的局限,为个人生存计,可以不多做责怪。然而时过境迁,在眼下这个虽然还称不上多好,甚至为后世人唾弃鄙夷的朝代。

他们难道真的不可以,比原本未来上的自己,多做一些事情吗

赵光义把下方一切看在眼里,嘴角笑着的弧度,微乎其微地多出了几分讽刺。

“道教道教。”

赵煦拧着眉敲着手边的桌面,对着突然被扯进来的宗教陷入沉思。

道教是太祖开始钦定的国教,其在赵宋一朝的地位因为皇帝的庇佑而有目共睹。尽管赵煦本人对于天尊的信仰只能算得上礼貌式的尊敬,他却也知道自己身边就有着不少信徒。

别的都不用扯远,他十一弟赵佶不就是个活生生的案例

等等

他顿住了手上的动

作,

一个此前被他忽略过去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