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想其他法子
到康熙年间,华夏的棉布开始流向西方,用灯塔国人自己的话讲东方的土布是我们先祖的衣料;
华夏销至英、美、丹麦、西班牙、荷兰等国的棉布,最多的一年是嘉庆二十四年,出口额高达330多万匹。
出口大宗中棉布排在茶叶、生丝之后,那时上海、江南全是桑麻上海不是、棉花种植地,时人称买不尽松江布,收不尽魏塘浙江嘉善县纱。
为何朝廷对棉布有超高需求,但却不能主导棉纺织业技术升级呢
是因为纺织业增产技术一点都没有长进吗
并不
黄道婆之后有水力纺纱车元朝出现,但是不合适当下社会环境小农经济不符;
制作棉布的主力军是个体织机,而水力纺车是大型纺车,需要大型商人主持运转。
但开放对商人的压制,并不符合统治者的需求,所以棉花织布机没有自己的棉织机,用的是丝麻投梭织机。
除了没必要研究改进外,还因为民间家庭钱财无法支撑两台不同种类的织布机,反正丝麻类的织器也能织棉布,又何必改良
天幕的话让君臣感到非常不适,什么叫做不符合他们需求
重农抑商是历代国策,难道他们又错
商人重利轻义,为求利润向来大胆妄为,不存家国,难道不该打压
如果不打压他们,那泱泱中土
不就变成西边土匪作风
只知其利不知仁义的无耻国家
历代君臣决定此番天幕言语绝不能传出去,可惜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天幕殿内语言还是被隐约传出。
以上只是纺织业发展阻碍之一,不管怎么说,道光以前华夏棉布出口数是耀眼的,但1831年后大家都知道怎么回事
西方纺织业产量大增,列强扣关
他们产能增加源于1492年哥伦布发现美洲,他除了发现大量黄金等物外,还发现此地长着一片又一片的棉花。
这类棉花被我们称为陆地棉,之后的事情大家都知道
土匪遇见财宝从来都是用抢的
当年哥伦布初到美洲时,印第安人待他们的态度是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印第安人把他们当作朋友接待,但哥伦布等人的态度呢
他们是掠夺者,要的是这片土地。
美洲的土著印第安人好吗
好,但是死去的印第安人才是好印第安人
秦始皇猛地抬头忘恩负义之辈
刘彻惊愕哥伦布难道想杀光所有印第安人
李世民不置可否伤天害理
朱元璋大怒畜生啊
在利益面前,土匪对印第安人实行人人平等,无论是皇帝还是平民,其结果就是死
皮萨罗绑架了印加皇帝阿塔瓦尔帕,要了能塞满34平米屋子的黄金,然后将他绞杀
明
朱元璋皱眉一国之君竟然被贼子捉了去,护卫在哪里将军在哪里
君主当死社稷,岂能作俘虏
丢人
为了占据这片大地,他们开始屠杀当地人印第安人。
为了达到目的,总统亲自签署法令每上缴一个印第安人头皮,政府奖励50100美元。
最终美洲大陆上原本生活在二千万印第安人,仅二十八万人活下来,其历史过往,成为他人口中泛泛之谈。
取代他们的人建起国家,自诩是世界灯塔,高举自由主义横行于世,咱们嘲讽它为灯塔国
冷
历代帝王只觉得一股附骨的凉意从脚底攀爬到背脊,冷得让人打颤。
史书上战争数不胜数,两军相战也会尽量避免屠城,而灯塔国却是总统亲自下令以人皮换钱财
其倒行逆施简直闻所未闻
这样的君主竟能坐稳王位,而民众竟然不推翻暴君
后世难道没有礼义廉耻吗
被血气冲晕的君臣又茫然这样的国家还能当世界霸主
那他们追求的大同世界又是什么
汉
刘彻轻轻地吐出口气,下意思地摸了摸自己脖子,对灯塔国升起浓浓忌惮和杀机。
直到现在他终于明白,为什么后人对西方谨慎,因为对方无道义可言。
刘彻眼眸尽是冷然大清挡不住那群土匪
如果汉民不在,那他是不是泯灭历史
在他人口中一语带过
唐
崔桢嗓子都在哆嗦,全身充满了恐惧,双腿一软几乎倒地。
骇人听闻骇人听闻
那些人简直是畜生是粪土之墙,臭不可闻
汉门阀魏世家,不管朝代如何更迭,他们都稳稳地占据巨大利益,笑看风云变幻。
即便天幕说黄巢残杀世家,他们暗恨却也知道,自家家族众多,血脉传承定不会断。
但西方人不同,他们是要灭族,完全不给世家投诚的机会
他突然想到先前讲述,抱着一丝希望颤着音质问天幕西方不是信上帝吗怎么会如此作恶
李世民嘲讽地看了他一眼“他们的上帝跟随同源”
本就是自私自利之教,即便再宣扬仁爱也改变不了核心之本。
秦
秦始皇深吸口气,止住发颤的指尖杀害两千多万人,他们竟然毫无异色。
简直他找不出可以形容的词,当年武安君坑杀赵军后,也曾心绪难安,为灯塔国
难怪后人要说华夏经过一场种族保卫战。
并不知道自己扔下多大炸弹的吴晓思,发现自己歪了话题,连忙扯回正题
美洲棉花成批运回欧洲后,因为是新物种,棉花不受贸易限制,所以经营棉花利润颇高。
到1641年明崇祯时棉纺织业就已经在鹰国曼彻斯特地生根发芽
天幕现出一排鹰国发展表,李世民脸色凝重地望去
1730年雍正八年鹰国伊莱惠特尼发明了机械轧棉机。
从此棉纺织品在欧洲开始普及,棉花也成为全球商品。
1733年雍正十一年约翰凯伊发明飞梭,能增加织布宽度,及织布效率。
1735年雍正十二年魏压亚特和保尔共同发明罗拉纺织机,此纺纱机的运行方式是现代化的运动原理,是真正的纺纱机器。
1764年乾隆二十九年詹姆士哈
格里夫斯发明了珍妮机纺织机,到1784年时纺车锭已经增加到八十锭,也就是说一次性可以纺八十卷棉纱。
1769乾隆二十四年年理查德阿克莱特发明了水力纺纱机,名字是不是很熟悉,与元朝水力纺纱机运营原理有些相似。
1779年嘉庆元年塞缪尔克朗走锭精纺机,让棉纱成本大幅降低,从原先的每磅10先令降为8先令。
与珍妮纺织机及水利纺纱机合体后又称骡机,四年后成本变为2先令6便士。
天幕沉默几息,叹道纺织在机械中不显眼,但它确实工业之母。
因为纺织机生产不稳定,所以人们开始想法改善驱动能力机械,于是1785年乾隆五十年,瓦特改良蒸汽机后,就被用到纺织机上。
这就是工业化的威力
想到天幕展现的后世武器,武则天朱棣等人脸色肃穆起来。
而刘彻却盯着乾隆五十年陷入了沉思乾隆到底在位几年
难道比他在位时间还长
从1730年到1826年,棉纱生产成本由120磅降到不足6便士,不足百年就降了94,并且随着工业化的生产,其成本还在继续下降
到1830年清道光时,鹰国棉纺工业完成从手工到机器的工业转变。
在鹰国完成工业转变后,其纺织技术就被灯塔国实行拿来主义给偷走。
偷技术的人是萨缪尔斯莱特,从此灯塔国纺织业开始发力,而萨缪尔斯莱特也被称为工业之父。
那么两国发力之后,工厂出产的布料卖哪去
要知道当年鹰国为了获得廉价的棉花,在1725年雍正二年进入印度,经过十九年瓦解了印度莫卧儿帝国,把印度变为殖民地;
因此鹰国称霸全球的路之一鹰国本土有纺织机械印度廉价棉花鹰国用印度棉花生产纺织品卖到印度及其他地区;
而灯塔国呢
技术从鹰国行拿来主义本土有大量的奴隶种植园纺织品大大滴有;
那么多棉布该卖哪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