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029(二更)

可刚挪出两步,她就发觉澄心没像往常一样手脚利索。

李清月连忙叫停了侍卫,回头看去,“怎么了”

“啊。”澄心一愣,猛地回过神来。

李清月端详着她的脸,“你今天好像有点魂不守舍的。”

对上这道已有探寻之意的打量,澄心抿了抿唇,回笑道“哪有什么事儿,只是很久没见到这种场面了,有点惊讶罢了。”

她飞快地自袖中锦囊里翻出了数枚铜板,丢进了圆盘之中,与其余看客所给的并无差别,又快速地跟了上来。

可眼见这表现利落,李清月还是没打消自己的疑虑。

她嘟囔道“我又不是素筠”

所以她没那么听话也没那么好忽悠。

偏偏澄心明摆着不想给出个真正的答复,她便是真拿刀架在对方的脖子上也没什么用。

而若是她没记错的话,上一次澄心有些异样,是在见到岐州百姓向着回返长安车队行礼的时候,这一次则是见到这些杂耍艺人。

这么看,平日里心思玲珑的宫女,竟也有自己的秘密了。

李清月心中已暗自盘算,等回宫之后便先偷偷打听一番,澄心是按照采选、进献、罪没这些途径里的哪一条进的宫,说不定还能发掘出些东西来。

现在便先不必多管了,毕竟她能出门的时间也就这么一点。

在她的面前,乐舞百戏的演出正是接着那出云中竿舞而起的,乐音已彻底换成了一种急促的鼓点。

见李清月朝着他看来,卢照邻伸手指向了那批杂耍艺人中领头的那个,很是敬业地继续解释道“这是自汉代便兴盛的百戏之一,名为七盘舞”

“”

当夜幕渐渐在长安城中降临的时候,这些嘈杂的声音才终于平息了下去。

但今夜并无宵禁之鼓,只有几个自长街上跑过的孩童恶趣味地想要去锤一下街鼓,这份庆典仍可继续下去。

于是另外的一种声音便渐渐代替了白日里的喧腾鼓乐,成为了夜色中的主流。

那是一种更为轻柔也更为和缓的乐音。

里坊之中的酒肆灯火也随之亮起来了。

李清月随着卢照邻的推荐择了家酒楼,在厢房中落座。

站在凳子上朝着窗外看去,就见她们此刻所在的里坊中,各家酒楼饭馆各自挂上了招牌,点起了亮如白昼的千盏灯笼。

随之而来的还有自各处窗扇里冒出来的酒香饭香,以另一种方式撞击着人的感官。

她看得清楚,也闻得清楚。

虽然没有长街两侧灯火交织的壮丽景象,但一座里坊好像就是一座微缩的小城,在这城中攒动的人头就像是这幅浓缩画卷之上的星星点点。

哪怕眼前所见只是窗口一隅,却也不难想象到,长安城中还有无数处这样的地方,共同组成了这座关中都城的风貌。

这不由让她发出了一句感慨。

“这就是大唐盛世吗”

与她所处的时代相隔千年的大唐盛世。

李清月托着下巴,将手肘搭在窗口,改了个更加舒坦的姿势,以便欣赏下方的景象。

当她问出这句话的时候,也正有一道酒肆开业的铜锣炸响了整座街巷。

一个个抛飞而起的灯笼则像是灯花迸溅,骤然吸引去了众人的目光。

没有烟花,却是另一种华彩纷然。

而在大酺的欢腾气氛之中,没人会因此而对其有任何的意见,反倒是捞着酒壶的客人尽数朝着那散财的铺子涌了过去。

看呐,过了这村可就没这店了。

但李清月其实并未完全沉浸在下方喧腾中,毕竟她也不好喝酒这一口。

以至于喝彩声几乎冲破里坊之时,她竟耳力极灵敏地听到了另外一个声音。

那个声音可能只是在喃喃自语,并没有想要任何人听到。

偏偏因她身怀系统的缘故,还是将其收入了耳中。

那声音还很熟悉,正是方才一度走神的澄心发出的。

“不是的。”

李清月闻言眸光一闪。

不是什么

这不是长安盛世

可此时的大唐虽还不到开元盛世,到底已经历过贞观之治了,关中的人口也早非隋末时候可比。

再以今日之所见场面,说这是盛世好像也没什么不妥的。

澄心浑然不觉自己的声音没能被掩盖在下方的动静里,反倒连后一句都被她那小主子给听去了。

那也实在是她有感而发的一句

“不够体面的人哪有机会出现在公主眼前呢。他们早去各州逐食去了。”

听到这里,李清月眉头微不可见地动了动,只因她好像听到了一个对她来说很陌生的词语。

当澄心带着钱袋下去结账的时候,她便状似无意地朝着卢照邻问道“逐食是什么”

李清月并不知道这两个字怎么写,只能依照着澄心方才念出的声音模仿。

但很显然,她模仿的并没有错。

卢照邻闻言,在脸上浮现出了几分愕然,“三娘子为何忽然有此一问。”

在此刻的大酺盛景之中,她本不该提及这样的事情。

李清月却只是固执说道“我问你答就是了,你不是给我当向导的吗”

卢照邻愣了愣,忽然想到了在他前来此地之前邓王李元裕对他的叮嘱。

那么难保这句话并不是公主要问,而是陛下要考校他一二

他正了正面色,答道“关中田地粮产不足,四面关隘又限制运粮进入,尤其是水路,几乎无法用于大量运输粮食。所以若遇灾年粮荒,陛下便只能令百姓出关,前往其余各州讨要食物,是为逐食”3

李清月呆在了当场。

窗外忽然又响起了新的一声锣鼓,把卢照邻最后的几个字给吞在了满堂斗酒声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