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醉了的大理寺卿,要比醒着时的胆量大些。
比醒着的胆子大不少至少敢拉那片衣袖,敢拽着不放手。
“时鹤春。”秦照尘头痛欲裂,不知是酒力所致,还是往事太过动摇心神,“跟我回去。”
他扯住那只袖子,扯住眼前人影不放,低声重复恳求“跟我回去”
这是身在何时何地,是梦中还是死后
顾不得这么多了。
秦王殿下挣扎着站起身,牵住那只袖子里的手臂,小心避开腕间累累伤痕“走。”
戏园子是时鹤春的,时鹤春做了奸佞后没多久,就把这园子买了下来这事秦照尘早就知道。
但也有很多事,明察秋毫的大理寺卿,要等到多年后才能知道、才能想清楚。
比如时鹤春其实一直都在等着被他拽回去。
叫住他,问他要不要听戏的奸佞,还记得他少时发的誓,也记得秦小世子言出必行,说过的就一定做。
秦照尘说过,以后只要时鹤春没睡饱觉,就不准时鹤春听戏。
时鹤春没睡饱。
时鹤春很久没怎么睡得着了,来戏园子这种热闹的地方,不想那么多,还能浅寐一会儿。
而这浅寐的一时半刻,也被大理寺卿打搅,一折戏的时间都没到,就得再醒过来,回答那些朝中乱七八糟的琐碎。
时鹤春叫住他,问他听不听戏是在等着被他拽回家。
飞不动的小仙鹤和过去一样,很乖地坐在戏园子里,等着被抓回家。
有那么几个月的时间,时鹤春把秦王府叫“家”。
秦照尘醉后不稳,叫脚下凸起的青石板绊得失去平衡,身体重重向前栽倒。
被他扯着的淡影抬手扯他,力道及时,没叫他摔得头破血流。
及时得像是要把大理寺卿生剖了。
秦照尘踉跄站稳,几乎是慌乱地护住那只手上的旧伤,那些狰狞盘踞的伤痕仍旧清晰可见,仿佛烙在时鹤春的命数上“疼不疼”
淡影似乎有些惊讶,看了他一会儿,才微微摇头。
活着的时候疼,死了自然就不会了。
鬼魂怎么可能还会疼。
秦照尘松了口气,那种心慌才渐渐淡了,尽力将酒力压下去,把路走稳。
可他的手依然不住发抖,眼前甚至泛起淡淡红雾。
他想不通,那个时候他究竟是怎么想的。
为什么要跟时鹤春耗整整两年。
为什么不去陪时鹤春听戏,为什么不把时鹤春拽回家。
他们的确是“立场相悖、政见相左”,时鹤春的确是说了要做奸佞可奸佞难道就不要吃饭、不要睡觉了
“等一等”秦照尘蓦地醒过神,拦住淡影,“我去雇辆马车。”
他怎么忘了,时鹤春不喜欢走路。
年纪小的时候
,身体还轻快、还有力气,又没有银子,时鹤春还会走一走。
后来就半步不肯多走了,不是因为生性好享受,任何人拖着两条断过脚筋的腿,都是不会愿意多走的。
再说哪怕真有一天,时鹤春生性好享受了,跑去过放歌纵酒、睡到日上三竿的逍遥日子,又有什么不行。
秦照尘只觉得,自己少时对时鹤春那些规劝,简直聒噪得要命。
他从袖子里摸出碎银子,去雇马车。
淡影拦住他,绕到他面前。
这么沉默了一会儿,淡影拍拍他的肩,飘了起来。
做了鬼,也是用不着再走路的。
秦照尘知道,秦照尘尽力笑了笑。
秦王殿下一年都没怎么笑过,如今每次再做都嫌生涩“坐马车,好不好”
“慢悠悠晃回去。”秦照尘说,“看景,吹风,买几块雪花酥,我们边吃边回去。”
他说这话的声音很轻,轻得怕扰了一场风,怕惊了一场梦。
飘在他面前的这一场风、一场梦,被他拉着思索了一会儿,大概是觉得没法拒绝,就慢慢落回地上。
淡影不想吃雪花酥,扯着他的袖子,绕到糍糕摊子前面,在他手上写了个“三”。
大理寺卿掏银子,买了三大块热腾腾的糍糕。
糯米做的点心,在油里滚得金黄,外脆里糯,香气扑鼻。
糯米不好克化,活着的时候,时鹤春自知脾衰胃弱,很少主动要吃这东西。
现在秦照尘重新记住了。
原来挑食的时大人其实最喜欢糍糕。
秦照尘去雇了驾最漂亮的马车。
淡影比他先飘上去,很喜欢地摸一摸软榻、拨一拨惊鸟铃,舒舒服服地靠进软裘里。
秦照尘的神情跟着缓和,坐在马车的另一头,认真看着眼前的人影,看着惬意扑腾翅膀的小仙鹤。
他们闹掰以后,时鹤春有整整两年的时间,没再去过秦王府。
这种僵持结束的契机并没这么好。
不是这么悠闲、这么轻松的晚上,他买些小点心哄时鹤春高兴,吹着晚风赏着夜景,把时鹤春带回府。
契机是大理寺卿行事太过刚正,锋芒毕露不知收敛,不听时鹤春教他的“多转圜些”,招来了不轻的祸事。
事态最严峻的月余,大理寺卿要蹲自己的监牢,被暂时罢官免职,等着钦差查明公道、分辨清白。
时鹤春拎着食盒去牢里看他。
一个得意洋洋的奸佞,晃进来,幸灾乐祸“秦大人,依法理行事,感觉如何”
秦大人一身素白囚衣,手脚戴枷,闭着眼睛不说话。
时鹤春也不嫌牢里难受,扒拉了点还算干爽的稻草,盘膝坐下。
奸佞打开食盒,慢条斯理摆开饭菜热腾腾香喷喷,是个吃了几天牢饭的人就扛不住。
“案子还没查清,泄
气什么。”时鹤春慢悠悠倒酒,“你不就是要捞那几个人我看了”
“时大人。”秦照尘忍不住,冷声打断,“有人无辜受戮,下官保的是正人君子,不是”
时鹤春这人自己明明一口一个“秦大人”地叫,被大理寺卿叫了一声“时大人”,动作就停顿下来。
“不是什么。”时鹤春笑了笑,“不是我这种奸佞,唯利是图,死有”
“死有余辜”这四个字没说完,就被秦照尘厉声叫住“时鹤春”
秦照尘绝没这么想。
一丝、一毫都没这么想过。
他其实也不知道自己要说“不是”什么,这话到这就说不下去了就像他每次被时鹤春气得半死,却又半句说不出口的那些狠话。
秦照尘最生时鹤春的气,最狠下心能做的,也无非是不理这个奸佞,桥归桥路归路。
秦王殿下死死咬着牙想,大不了就分道,时鹤春走阳关道,他有他的独木桥。
时鹤春捏着酒壶酒杯,一动不动坐了一会儿,才又恢复了那种漫不经心的神色,把那杯酒倒完“知道,你没这么想。”
“我走神了,说错了话。”时鹤春拍了拍大理寺卿的膝盖,“快,你帮我给神佛赔赔礼。”
秦照尘本来压根不想接他的酒,可这人胡言乱语,万一积下口业,说不定将来真要折损命数。
寺庙里长大的照尘和尚,做了这些年的秦王世子、大理寺卿,如今已袭爵做了秦王,依旧一板一眼地信这些,接了那一杯净酒敬佛赔礼,淋漓洒在稻草上。
接了第一杯,就难拒第二杯,酒是烫过的,有淡淡药材香,入口就知是千金难买的好酒。
狱中苦寒,囚衣单薄,几杯酒接连下肚,获罪落难的大理寺卿总算稍微暖和起来。
时鹤春靠着身后稻草,晲着他,稍觉满意“舒服了”
他也不等秦照尘回答,又把饭菜推过去“快吃,吃饱了更舒服。”
秦照尘还叫这人刚才的话戳得心惊肉跳,找不到和他较劲的力气,默默接过碗筷,吃了几口。
时鹤春也给自己倒了杯酒,优哉游哉小口细品“我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