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也算是说大话吧。将愤慨卸下来,其实心里空无一物。在路上摸索的人没必要互相伤害,只要捕捉到美感,就不枉此行。
因材施教吗,因用而备,这道理怎么都忘了呢?难过是因为被叶子遮住了眼睛,而一旦走出去,看一看文科生的文学功底,我就发现我没什么好担心,唯一要担心的恰恰是自己的不足。
我的视角该做转变,我不是别人的老师,我要做自己的老师,了解自己缺乏什么,再去补充什么。我如何能理解别人呢?若不理解又怎能指指点点呢?这东西讲究缺什么补什么。
哈哈,这书在劝我看论文,果然如此啊!读完了这波,基本上就要天天看论文了。
或许语文的根基就是思想的根基。语言的思想本身携带着声音,为心之音。说出的话是润色后的声音,但绝不是等到说时才寻找声音。
怎么去开拓呢?以我现在的本事,还是处于临摹阶段,可暂时不去想。
真实!无论什么都要真实!不要偏见。唉,确实有些难。
抽象的思想经过具象的翻译,则可达到言有尽而意无穷的目的。
不是说你感觉不到炎凉,这世间就没有炎凉。看过太多会疑惑,可不得不继续看下去,到最后也许疑惑会消除。
情感好比怀中扇,炎热时带在身上,拿出来扇,就怕这秋风一吹天气转凉,这扇子就不会再踹怀里,只能放在柜子里了。这就是炎凉。弃扇可以代指被被抛弃的情感,也可指被抛弃的人。
将优美的句子单独摘出来确实是我的习惯,面对大几十万的作品当然需要这样,但是如果是面对诗词,我感觉还是要全篇记下,平缓与波涛彼此呼应,拆开来就面目全非了,即便有某些句子是妙笔,无论放在哪里都足够美丽,可还是觉得,红花配绿叶会更美些。
写文字是爱好,多也好少也好,最主要的是这过程。
习惯总会成为弊端,因此必须不断注入新的东西,把这水搅来搅去,才不至于迂腐至深。终于摆脱头痛医头了,这不是一种指定性问题,需要的东西不确定,但要是新的,或是旧东西的新见解。嗯,学无止境。
雾里看花,终隔一层。含而不露,引而不发。
想象,于不断的变化里,忘记自己的烦恼,可,换一种思路,我们的内核始终位置不变,变化的是外物,是眼前的光与影,这样也说得通。心情如果可以随着事物而变化,那位置亦可以随着内心之中的参考而变化或不变。
将隐隐约约、细细微微的情感具象化的过程中,必然要损失一部分,但同时也会创造出连作者本人也从未体验的感觉来,这个过程真是美妙。
同样的文字,在不同的音调、音高、响度、环境、情感、背景等等下,是会有不同的含义,若是只死死盯住文字,怎么会完全明白文字的弦外之音呢?但我们每个人都不一样,不能做到应知尽知,那样的话,只做到自得其乐,也就好了。
至此,很多差异是没有太大争论的必要的。
生活是依赖与理智还是依赖于感性呢?它其实都不依赖,它我行我素的,任你如何挣扎,改不了生活丝毫。那样的话,理智就痛苦些也清醒些,感性就快乐些迷糊些。无论怎样,学会自我慰藉吧,乐观些。其实也就是往生活的汤里随便加些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