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5章 平叛上半场:剿匪

幸好遇见神 班门弄茶 1424 字 16小时前

几番交战,官兵大败、拓跋纥战死。长安城内官军闭门死守。

皇帝拓跋焘立即派出大将军叔孙跋增援长安城。

盖吴军与叔孙跋军队在长安附近遭遇,展开激战。

盖吴军不敌,死伤三万多人。

盖吴见长安城城防坚固、守军和援军太厉害,于是率军向西撤退,攻打另一重镇安定城。

起义军攻下了安定城。

盖吴自称“天台王”,并得到周边各族人积极响应,势力迅速壮大。

没过多久,起义军占据了安定城附近许多中小城镇。

盖吴在关中地区的起义,引起一系列连锁反应。

河东郡汾阴地区汉族豪强薛永宗、薛安都等人,也募集军队,扯起反魏大旗,与天台王盖吴形成呼应之势。

魏国朝廷对几乎半边国土失去控制。

面对这样的乱局,作为战争狂主的魏国皇帝拓跋焘,却一点也不担心。

不但不担心,他反而有些窃喜。

因为他看到了另一层良机:顺手对付佛教。

拓跋焘迅速调整治国方略,把自己原有计划与叛乱现状结合起来,制定了一个“一石二鸟”方案。

在这个方案中,拓跋焘既要击垮叛军,也要顺手把境内佛教一锅端,全部收拾掉。

在他看来,只是平定叛军,战斗过程稀松平淡不说,战争的结果也一定是油水不大。

没什么油水,自掏腰包打赏官兵,拓跋焘觉得肉疼,官兵们也觉得不过瘾、没什么积极性。

叛军的地盘、人口、财富,原本就是自家锅里的肉,没什么搞头。

而把佛教拉扯进这场叛乱里,那就完全不同了。

不管是大司马、大将军,还是领军将军、带兵校尉、以及参战军士,都知道佛教是块大肥肉。

平定盖吴、薛永宗之叛,官兵积极性不会高。但如果在盖吴、薛永宗之尾,再加上一个佛教,那参战官兵一定会嗷嗷叫唤、士气陡涨几个台阶。

参加这样的战斗,将军、校尉,部曲、军士,都会加大投入,置办最好良马、购买最利兵器、鼓起最佳斗志,然后争先冲锋、奋勇杀敌。

因为,佛教实在太肥了,剿灭它的回报必定丰厚无比。

嘿嘿,以这样的军队对付区区不到二十万叛军,相信不劳自己亲征,叛军必被摧枯拉朽击溃。

小主,

——拓跋焘胸有成竹这样想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