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现金流角度看,就是完美的“真实”生意。此类造假,很难通过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与净利润的匹配来判断,也就是说收现比和净现比都会失效。
■ 这种造假方式虽然比较高明,能骗过很多懂财报分析的人,但是依然会在预付款项或其他应收款科目留下痕迹,这两个科目中的一个或两个科目金额会高度异常,占总资产的比率会很高,一般会大于10%。
■ 所以当遇到预付款项或其他应收款或(预付款项+其他应收款)占总资产的比率大于10%的公司,还是要小心的,异常往往意味着风险,高度异常往往意味着高度风险。
■ 2012年9月14日,证监会湖南监管局向万福生科()下发《立案稽查通知书》,开始对其进行调查,该公司的财务造假手段被逐渐曝光。
■ 根据调查结果显示,万福生科从2008年至2011年累计虚增收入近8亿元,虚增利润近2亿元,虚增幅度高达90%。
■ 万福生科的财务造假虽然高明了很多,但是依然是有痕迹的。
■ 我们通过对其财报数据的整理可以看出,万福生科2010年的预付款项占总资产的比率为4.3%,这已经比较异常了,但还在可接受的范围内。
■ 2011年的预付款项占总资产的比率为11.3%,这就高度异常了,超出了可接受的范围,风险很大。
■ 2012年中,预付款项占总资产的比率为14.5%,这其实就是在宣告,不要靠近我,我很危险。
有现金流入的虚增收入造假
〇 二、通过虚增非流动资产来虚增收入的财务造假
■ 这种财务造假通过虚增在建工程、固定资产等科目的金额把钱转到关联方公司,然后通过和关联公司签订购销合同形成“真实”的现金收入,从而虚增收入。
■ 比如:张三公司想要虚增100万的现金收入,于是找到张三公司的关联公司李四公司,张三公司先私下转钱100万给李四公司,张三对外会说这100万是新建了一些工程项目或者说是有新的工程项目竣工投入了使用,这样就会形成在建工程或者固定资产而记录进张三公司的报表,然后张三公司和关联公司李四公司签订购销合同,李四公司再把这100万转账给张三公司,造成张三公司有现金收入100万的迹象。
■ 这种造假方式比虚增流动资产更高明。因为预付款项和其他应收款科目的异常还是比较容易发现,而在建工程、固定资产科目的异常就相对不容易发现了。
■ 固定资产、在建工程本来金额就很大,需要持续投入大量资金,而且很难说清楚在建工程或者固定资产究竟值多少钱,所以这里就成了藏污纳垢的好地方。
■ 而且当在建工程转成固定资产之后,就可以通过折旧或减值来毁尸灭迹。
■ 财务造假的高手一般
■ 比如:张三公司想要虚增100万的现金收入,于是找到张三公司的关联公司李四公司,张三公司先私下转钱100万给李四公司,张三对外会说这100万是预付给了原材料供应商或者说是把钱借给了别人,这样就会形成预付款项或者其他应收款而记录进张三公司的报表,然后张三公司和关联公司李四公司签订购销合同,李四公司再把这100万转账给张三公司,造成李四公司有现金收入100万的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