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老师说得不错,对着台灯上的亮光仔细看,这个青色的花瓶中下部,透出一股黄褐色,而且在底部,还有若隐若现的红色纹路。
我盯着看了几秒,忽然反应过来。
这个花瓶,一直拿在河童的手里,而且是取代了他左手的位置,花瓶底部跟砍断的左手关节相连的。
虽然不知道为啥要这么做,但有没有可能,血液会渗透进花瓶里面?
我把这个猜测告诉王老师,没想到,王老师却哈哈大笑,骂我编谎话,也不编个像样点的。
他说,这个东西,绝不可能被墓主拿在手里。
因为它不是一个花瓶,而是一个唾壶。
所谓唾壶,是一种古时候的卫生用品,主要用来盛放唾弃物,类似吐的痰、唾液,吃饭时候咀嚼出来的鱼骨,鸡骨之类。
差不多有点像现在桌面骨碟,小垃圾桶的意思。
听到他这么说,我顿时感觉有点恶心。
狗哥也“呕”了一声,抱怨道,古代人也太他妈瞎讲究了,拿这么漂亮的瓶子装浓痰,洗的时候不难受吗?
唾壶,毕竟是上不了台面的东西,所以作为陪葬品,只会跟其他寝具器物放在一起,在位置最外沿的耳室,绝不可能被拿在手中,带进棺材里。
王老师斩钉截铁地下了结论。
“色泽不对,地点不对,这唾壶,十有八九就是一件赝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