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8章 道家出世与入世兼修观

道教的修行及处世观,既不同于儒家的全讲“入世”,也不同于佛教的全讲“出世”,而是出世、入世兼行之。道教的"入世"即讲修人道,且奉行“功德于民,功德于国”终而“功成、名遂、身退”的法则;而“出世”即讲修仙道,主张“清心寡欲、为而不争、损己利人、积功累德”。

道教的这一出世入兼修的思想,据《史记?老子韩非列传》记载,孔子问礼,老子说:“君子得其时则驾,不得其时则蓬累而行”。这就是道教出世入世思想的根源。后来孟子将这一教义译为“达则兼善天下,穷则独善其身”,而被儒家所倡导和应用。

道教的入世、出世兼行观,既不追求功利的“入世”,也不专注自我“孤寂”的“出世”,而是牢牢的掌握两种处世法来进行品德修养,放开人我观念、是非观念;事来则应,事去则静,不使事务绕心,而使本心处于常清常静境界,以无为化导自身,除去一切私心杂念,常使性灵朗然觉照。

白云观主的“除魔卫道”四个字,就是道家入世观的体现,张帅面对鬼灵门修士的时候,深刻领悟了这一理念。

道家经典中对出世和入世的原文有很多,以下列举部分:

出世

“小隐,隐于山林;中隐,隐于闹市;大隐,隐于朝庭;高人,隐于自心。”(非道家经典原文,但体现了道家的出世思想)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出自《道德经》,反映了道家超脱世俗、顺应自然的态度)

入世

“故从事于道者同于道,德者同于德,失者同于失。”(出自《道德经》,表明道家也关注人世间的道德和得失)

“是以圣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常善救物,故无弃物。”(出自《道德经》, 体现了道家积极入世、救世的思想)

这些原文展示了道家对于出世和入世的不同看法和态度,既强调超脱世俗、追求自然,又关注人世间的道德和得失,体现了道家思想的深刻内涵。

在那兵荒马乱、硝烟弥漫的乱世之中,道士们秉持着一颗济世救人之心,对世间的苦难充满了悲悯之情。他们坚信通过自身所掌握的道术和修行,可以拯救苍生脱离苦海。然而,命运却常常对这些心怀善念之人露出狰狞的面目。

当时,许多道观中的道士都积极投身于救世的行动当中,但残酷的现实却是,他们的善举并未得到应有的尊重与回报。相反,由于各方势力之间的争斗与权谋,这些一心救世的道士成为了无辜的牺牲品。众多道观惨遭屠戮,道士们也因此命丧黄泉,整个道门陷入了一片腥风血雨之中。

而在这混乱不堪的三国时期,张角三兄弟便是出身于道教。他们目睹了民间百姓生活的水深火热,决心以道教教义为指引,发动起义来推翻腐朽的统治阶层,试图给天下带来和平与安宁。尽管他们的初衷是美好的,但在那个动荡不安的时代背景下,这场起义最终还是以失败告终,张角三兄弟也未能逃脱悲惨的命运。然而,他们的故事却成为了后世人们口中传颂的一段传奇,让后人对那段历史以及道教在其中所扮演的角色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在那激烈交锋的战场之上,白云观主与李长老之间的对决逐渐呈现出了明显的态势变化。只见白云观主身形灵动,招式凌厉,他手中的法宝光芒闪耀,每一次攻击都带着雷霆万钧之势,让李长老渐渐难以招架。很显然,此刻的白云观主已经开始占据上风。

而另一边,张帅正面对着十多名来势汹汹的鬼修。尽管张帅英勇无畏,凭借着高超的武艺和过人的胆识,成功地击杀了五名鬼修,但随着战斗时间的推移,他也开始感到力不从心。毕竟,双拳难敌四手,面对众多实力不俗的对手,张帅逐渐陷入了劣势之中。

就在这紧张万分的时刻,一直关注着战局的白云观主目光一闪,心中已有决断。他猛地一挥衣袖,暂时逼退了李长老,然后主动向对方示意停战。李长老见状,微微一愣,但见白云观主意态坚决,便也停下了手中的动作,疑惑地看向白云观主。

白云观主目光如炬,直视着李长老,语气中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李长老,不如我们到此为止,停战如何?否则,再战下去,只怕我们双方都会有所损伤,而一旦高阶修士受损,那后果可就严重了,你我可都要仔细斟酌。”

李长老闻言,眼中精光闪烁,骨碌碌地乱转,显然在内心深处盘算着当前的局势。他深知,以自己目前的实力,想要拿下白云观主并不容易,而且一旦继续争斗下去,自己一定会先败,那样的后果可不是他能承受的。

想到此处,李长老的嘴角不禁泛起一丝苦涩。他看向白云观主身边的张帅,心中更是五味杂陈。他知道,以白云观主的实力,想要带走张帅,自己确实无法阻拦。

白云观主见此情形,嘴角微微上扬,勾勒出一抹潇洒不羁的笑容来。只见他双手抱拳,朝着对面的李长老轻轻一拱,朗声道:“李长老啊,今日这场风波,就暂且到此为止吧!待到他日,咱们定要再次相互切磋一番技艺,也好让彼此都能有所进益。”说罢,白云观主伸手指向那被张帅操控着小鼎所形成的防护罩牢牢守护住的一众孩子,目光炯炯地盯着李长老,缓缓说道:“这些个孩子嘛,我便先带走了,不知李长老对此可有什么异议?如果湘竹城还有孩子消失,我一定会亲自登门!”

话音刚落,白云观主便转过身去,昂首挺胸、迈着大步向前走去。而那张帅则紧跟其后,脸上同样洋溢着自信与得意之色。那些孩子们见此情景,纷纷欢呼雀跃起来,簇拥着白云观主和张帅一同离开了此地。只留下李长老独自站在原地,眼睁睁地看着他们渐行渐远的身影。

李长老望着他们逐渐消失在视线之中的背影,心中不禁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不甘之情。然而,他心里也很清楚,今日这一场较量,自己已然竭尽全力,但终究还是技逊一筹,输给了对方。面对如此结局,除了无奈地长叹一口气之外,他实在别无他法。

而张帅被白云观主带走,心中却是充满了感激和敬意。他深知,若不是白云观主及时出现,自己恐怕已经凶多吉少了。在白云观主的带领下,张帅一起回到南门附近的三清宫。

道教的修行及处世观,既不同于儒家的全讲“入世”,也不同于佛教的全讲“出世”,而是出世、入世兼行之。道教的"入世"即讲修人道,且奉行“功德于民,功德于国”终而“功成、名遂、身退”的法则;而“出世”即讲修仙道,主张“清心寡欲、为而不争、损己利人、积功累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