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2 章

闻青轻眼巴巴数着自己及笄的日子。

欸。

日子太久,根本数不清。

闻青轻叹气。

闻青轻的小陶罐里,麦芽糖早已吃完了。

她最开始还会下山再买来补满,扬州的麦芽糖清甜可口,比从渔阳带来的更合她的口味,但含在口中,总觉得缺了点什么,之后就不再买。

床头放小陶罐的位置,被她换上一只装满她志向的小木匣。

木匣打开,里面整整齐齐摆着几条绢布,太子殿下说“等她及笄”的那个晚上,她回到自己的屋子,为及笄后的生活真真切切地期待起来。

她畅想了一个晚上,将自己长大后想要做的事都写下来。

“学阿兄想要的那样,一人一剑游历四方”“行侠仗义”“回幽州”“去京师看看”

这只小匣子和江醒给她装满金叶子的那只一起,放在她床头。

她想象的未来这样美好,以至于常常盼望长大。

景成十八年七月十五,闻青轻十一岁。

这一年,江醒十九。

也是这一年,这个浩大的天地间,发生了几件说大不大、说小不小的事,与青要山上的几人有些牵连。

第一件事

明仙加冠后,家中开始为他说亲,他被烦得整日都不高兴,索性去了荆州。

荆州这几年水患很多,他泛舟江上时不慎落水,差点被淹死,被荆州的一个小县丞救下,高贵的明小郎君做事从来只顾自己开心,不在乎县丞官小,兴致来了就跟着他做了一个小吏,随他一起治水。

他一年有上千个想法,崔町并不指望他真的做出什么功绩,但还是给崔二爷写了一封信,希望二爷多磨练他,崔二爷自然应下。

第二件事

崔家屡次劝崔町娶妻回乡,继承家业,崔町一概不理,郎主今年终于认命。

他写信问崔町,崔家偌大的家业该交给谁。

崔町回道,“三郎谨而善思,勤而好学;待上以敬,待下以仁,奉亲以孝,侍君以忠;诚为君子,可堪托付。”

崔町回信发出的第二个月,郎主把家业交托给三郎。

第三件事

许春惊平定西北叛乱,班师回朝,陛下犒赏三军时,问许春惊想要什么,只要他有,尽可满足。

许春惊请召崔町入朝,封光禄大夫,享比二千石食禄。陛下欣然应允。

崔町上表陈情,拒绝不受。

这些事闻青轻都知道,她消息很灵通,从各处听来了。

只有一件跟江醒有关的她不知道,太子殿下不告诉她。

哼。

盛夏的午后,草叶茂盛,蝉鸣细细。

闻青轻推门出去,踩着地上错漏的疏疏叶影,踏上前往后山的青竹小道。

身后不远处,传来细碎的脚步声。

闻青轻回头望去。

水蓝色的天空下,女子一身翠衣,长发乌黑柔顺,用一根荷叶簪简简单单束起来,清简朴素,她并不是那种绝顶的漂亮,细颈上还有一条横贯锁骨的浅浅伤痕,只是眼眸清润透亮,含星带月,望来泠泠有光。

闻青轻觉得有点熟悉,一时想不起来她是谁,绞着眉头,在原地站了会儿。

“轻轻。”她先喊出闻青轻的名字。

闻青轻一时没反应过来,懵懵看她。

女子在她面前停下,弯下腰,揉揉她的脑袋“轻轻长高了许多,记不得我了吗。”

听见她熟悉的声音,闻青轻脑中灵光一闪,弯弯眼睛抱住她,脆生生喊“将军姐姐”

“将军姐姐怎么来了。”闻青轻牵住她。

许春惊对小姑娘的亲近很受用,眸中情不自禁浮出一点笑,说“我有事要找你师父商量,轻轻做什么去。”

“我去见殿下,”闻青轻想起她从宋书口中听说事,犹豫一会儿,拉拉许春惊的手指,说,“将军姐姐不要跟师父吵架。”

“我跟他有什么好吵的,他一点脾气都没有。”许春惊觉得好笑。

她听说过太子殿下简居青要山养病的事,见闻青轻亲近江醒,心中惊讶,却没说什么,捏捏她软软的脸,语带笑意,说“去吧。”

又被捏了。

闻青轻揉揉脸。

呜呜好吧。

闻青轻与她告辞,独自往后山去。

闻青轻去时,江醒正在书房里。

“殿下”闻青轻喊他。

他立于书橱一侧,从最上层抽出一卷竹简。清瘦修长的指节叩在泛干的竹片上,他目光清静平和望过来。

“殿下,我明日能不能下山过生辰。”闻青轻站在江醒前面,眼神晶亮,仰脸看他。

这正是她今日来此的首要目的。

她想跟殿下一起过生辰

江醒一怔,微微垂下目光,碎发遮住眼睛,看不出情绪,说“明日再说。”

他将取下来的竹简递给

闻青轻“你今天看这个。”

太子殿下最近总是很忙,没有时间盯她练剑,因而每天让她自己看书写字,回来再检查。

闻青轻这段时间已经习惯了,抱住江醒递过来的东西应了一声,却不大高兴。

她明日过生辰呀,他都不陪一陪她吗。

闻青轻有点委屈。

江醒听见她的回应,嗯了一声,往门口去。

闻青轻跟上她,她声音软和,想再争取一下“可是我很早就想去山下过生辰了,殿下明日没空吗。”

江醒推门的动作顿住,少顷,作出妥协,轻叹了口气,说“好吧,明日下山过生辰。”

闻青轻终于开心起来。

书房的门关上。

院中,断断续续响起细微的咳嗽声。

江醒这几年,身体没有更差,却也没有变好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