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3 章

第33章

与此同时,在阳武组织人手筹备煤场的韩非,也等来了君王施恩于民的诏令,随之同来的,还有一辆迎接张苍入朝为御史的二驾马车。

原来,韩非自知以张苍的家世和才华,绝不可屈居于自己这郡守手下,眼下囿于无合适人手,才想着先委屈上他一段时日,待助自己理清郡中事务后,便要向王上推荐他入朝为官。

哪知,此番他没等到张苍归郡,倒先迎来了将各项事务打理得井井有条的陈平,韩非顿觉狂喜不已此人确是自己急需的人才

如此一来,他便在呈给君王的信中,将张苍与韩相张氏一族的关系、与自己同出荀卿师门的渊源、乃当世难得的全才一事皆告诉了嬴政,还顺便将自己收了阳武当地庶民陈平为文书之事也禀告了君王。

按秦律,为避免官员上下笼络勾结的人情现象出现,所有官员皆由朝廷下诏任免调动,官职再大也不能插手任职之事,而官员调动之时,亦只能带走属于自己的私人财产和奴仆,下属一应人等并不会如后世朝代那般跟着调动。

而秦国除以军功爵位制选拔官员,还有针对各地大儒奇才的“征召”破格提拔制度,此番,出自荀卿门下的张苍就符合“征召”名目,而师出无名的陈平则不符合。1

所以,韩非想收下陈平这人才,只能按照战国时期盛行的门客制度,将他收为自己的幕僚行文书之事,待他日后做出功绩,再如实禀告朝廷论功行赏,倒也算为庶民身份陈平留下一条往秦国官场靠拢的路子。

另一方面,阳武众人皆在提心吊胆等待新上任的郡守公布严苛秦法,哪知,却等来韩非公布秦国要扶持贫民安然过冬的消息,各乡各里顿时炸了锅并不是其他各地欢喜的炸锅,而是众人担忧剧增,根本无人肯相信

因为这些魏国百姓之中,许多人一辈子都未曾踏出过脚下的土地。

他们对秦国的印象,来自于魏国一场场被秦军击溃的战役,来自于乡间退伍老卒絮絮叨叨的渲染,一心认定秦卒定然凶残嗜血、秦君定然暴虐无道,暗暗庆幸这一切暂时离自己很遥远。

哪知不过一夜之间,自己的家乡阳武县被君王送给了秦国,他们也被迫成了秦国阳武郡人,成了世人眼中最可怜的秦人,心中怎能不深藏万分的惶然不安。

而眼下,那秦君竟无缘无故要帮他们渡过寒冬,何人敢信

再者,莫说是恶名在外的秦君,便是魏王亲自下这个诏,他们也不会信数十年艰难的劳作和饥寒,早已让他们坚信,这天下,绝不会有这般好心的君王

连陈平亦有些疑心,历来六国之人,除却有才能而出身贫寒想博官爵者,皆谈秦而色变,正如魏国大儒所言“世间万民皆不愿前往秦国,因为秦国士卒过得无比悲戚、庶民活得万分悲苦也”,秦国历来以酷法驭民,岂会突然这般善心

这莫不是秦王为试探阳武豪族而放出来的假消息

果然,张负

等各乡豪族巨富也想到了这层,很快便纷纷站出来迎合新君,主动表示要大力支持秦王的仁善之政,各家捐出10003000石粟米不等。

然而,随着韩非真在郡中挑出600赋闲青壮,组织盘炕技能学习和挖黄泥,又命人上山伐竹为乡民修葺房屋、将挖出的煤发放给贫民、按照诺言发放采煤奖励时,大家这才后知后觉意识到秦王竟然真的要帮他们,秦王根本不是传闻中的暴君,而是世间少有的仁君

这一来,惊喜又激动的乡民们高兴得不顾严寒,纷纷跑去主动帮忙没想到,传闻中生吃人的秦卒,每日竟还为他们一石半的糙米伙食和一碗菽苗汤

在阳武郡庶民们感恩戴德的欢喜氛围中,原本暗暗有些不满的豪族们,也收到了巨大的惊喜。

秦王从咸阳再次派人传来诏令为朝廷捐粮千石之人皆可授爵一级,除此以外,还以捐粮的数量为准绳,赐封这些豪族为本乡掌管税役的乡啬夫、或是掌管教化的乡三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