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7.第 47 章 多生孩子多养猪

第48章

嬴政当即下令, 让治粟内史和太仓令负责将适合春耕的粮种与棉花种,运往各处土壤肥沃之地先播种,又派出隐宫中的隶臣, 前往咸阳郊外开荒播撒菜种。

待众臣离去后, 他才撩起袖角亲手执笔蘸墨, 命人给赵魏两国各送出一封盖了秦王印玺的结盟国书, 以示诚意。

考虑到派韩非前往阳武郡的目的,他又特意吩咐, 将这些种子给阳武也运去数万石, 这才放下心来批阅各地呈上的奏章,静等赵魏君王上钩。

午间与扶苏吃饭之时, 他抱着明赫喂羊乳羹时,突然发现小崽牙床正下方, 冒出一个尖尖的小白点, 心中不由一咯噔, 准备传夏无且来查看之时, 明赫却兴奋地笑嘻嘻伸出小手摸了摸, 又用那小白点抵住陶匕,愉快的心声随之传来, “我终于长牙啦我马上就长成大孩子啦,终于快能吃饭吃肉了,嘿嘿好馋啊”

扶苏一喜,正想放下筷子跑来看,

嬴政这才恍然惊觉,吾儿原来长牙了原来婴童这般小就开始长牙,而长出的牙齿亦是这般的小

也不怪他不太懂稚子生长之事。自他登基以来,先是列国对秦虎视眈眈, 接着国内天灾不断、朝中各派势力争权夺势,待他好不容易从吕不韦手中夺过大权,又要面临灭六国的筹谋,加之每日各郡县大小事务奏呈不断,永远有忙不完的朝政大事,废寝忘食以致和衣而眠,对他而言是家常便饭。

身为父母之爱皆有缺失的人子,他自然无比渴望尽责做一个好父亲,可身为宵衣旰食、想终结这乱世的君王,他每日要操劳的国事实在太多,又何来更多时间关心后宫私事故而,平日也只能尽力在物质上弥补孩子们一番。

前些年,即便扶苏身为对他意义最不同的长子,大多时候也只能十来日见到父亲一面,直到这孩子丧母后日渐消沉,君王才特准他可随时前往章台宫寻自己。

如今,正是因为明赫这意外降临的机缘,嬴政才有了数月来跟两个崽子朝夕相处的机会,他着实很享受这样的天伦之乐。

他看着边淌口水边笑的明赫,凤目中涌起了无限欣慰,眸光在这一刻灿若星辰寡人竟亲手将那般小的奶娃娃,养到长出第一颗牙了。

与父子三人其乐融融画面不同的是,山东列国君臣这些日子以来,因秦国灭韩一事寝食难安。

在他们眼中,秦国固然是一头凶狠的野狼,但这头狼喜欢追逐撕咬群羊,即便数趟把羊咬得遍体鳞伤,也并不会真的将某只羊咬死,如此,狼与羊也算保持着某种微妙的平衡,让人不至于太过忧愁。

加之灾星一事,他们原本笃定,秦国这头狼会日渐衰老惨败,在这场逐鹿天下的对局里,攻守之势将被天道强行逆转,届时,秦国而羊而六国为环伺之群羊,定要将它咬碎连骨带皮吃得渣都不剩。

可现在,秦国既然已被灾星吞噬了气运,怎么就能不声不响地把韩国给灭了

眼看“奄奄一息”的病狼又精神抖擞起来,还一反常态开始吃羊了,怎能不让他们提心吊胆

正因这般,近日五国派遣密使频频奔波,君臣们都在心急如焚商量着对策究竟该对韩国之事袖手旁观,还是要联合起来,先下手为强灭了秦国

可惜,五国虽因祸水西引而结盟,却也非铁板一块,反是各有各的算计

魏国君臣难免有些质疑“灾星”一事,若它真能吞噬秦国之运道,岂会任由韩国被灭加之左右逢源的昌平君一死,魏王暗恨被秦国白白拿去一城,便想趁机借四国之力,发兵攻秦夺回阳武县。

赵王虽惊诧灭韩之事,却在昌平君叛国的罪名传来之时,判断是这狗贼出卖了韩王,要不,怎么他前脚离开新郑,秦军后脚就跑去梁城了他和郭开都坚信,秦国早晚会被灾星折腾光气运,韩国这事乃一场意外。

楚王也认为灾星有些用,不然先前桓猗也不会仓促退兵,此番定是韩王胆小怕事,暗中勾结秦人自卖其国,顺手把昌平君也卖了,正因如此,秦人攻城之时,韩人才会开门迎敌。他坚持四国君王应该联手,一鼓作气势如虎打进咸阳城。

至于燕齐君王,许是与秦国相距较远的缘故,面上看着虽也焦急,但每每谈及攻秦之势,便顾左右而言其他,颇有几分稳坐山中观虎斗的算计。

在他们于信中来回拉扯,还没商量出对策之时,正在大梁王宫饮酒解闷的魏王,却先一步收到了秦王命人快马送来的国书。

他虽有怂恿列国攻秦之意,却绝无单挑秦国之心,乍然以为是秦国突然下的战书秦国灭了韩国,下一个就要灭我魏国了么

一时只觉三魂七魄都吓得飞了出去,差点当场去世。

好在太子魏假在场,急忙放下玉杯一把扶住了他,待魏王悠悠回魂之时,却听魏假哈哈大笑,拿着拆开的国书兴奋道,“父王勿忧赵国那灾星还是有点用处的,您看,秦王脑子确实不太好使了,竟要与我魏国结盟”

魏王一听顿时来了精神,结盟他也顾不上挑儿子话中的瑕疵,急忙夺过国书,一目十行

看完秦篆所书内容,暗暗大松一口气的同时,又泛起一丝冷笑,

“秦王这一番冠冕堂皇之言,不过是想借我魏国之民前去为他开荒,算哪门子结盟秦国粮食越多,于我魏国越不利,寡人岂会上秦王之当”

魏假此人的爱好,在这时代显得有点“奇特”,他既不像祖父那般贪恋美色,也不像父亲这般痴迷长生。

战国之初魏国实力超强,魏武卒名动天下,那时魏王为训练公子们骑射弓马之术,特意设置了一个娱人署,以猎狗来培训魏国公子的血性和作战本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