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9.旅途记事九十六:胜负的格局,天平的两端

从现场掌声回馈来看,西塔内的舞台表现逊色于金尚弦。

但若是看看评委们的打分表,一半以上评委在西塔内的舞台结束之后打出了今天目前来的最高分。

西塔内之后又是连续两名选手登台,一名韩国人、一名罗马尼亚人,两人均发挥稳定。

跟在两名选手之后上场的是另一名来自日本的选手,该名小将赛前并未受到太多外界关注,寺木记子爆冷出局之后,大家才把目光移到这位日本小将身上。

以第六名晋级第三轮的日本小将在两首法国作品的演绎上已经给评委们留下了深刻印象,而在这一轮的莫扎特D大调的诠释上再做亮眼表现,以严谨的处理将三个乐章从头到尾分毫无差演奏下来,再次得到评委和现场观众的一致认同。

紧随其后出场的是本轮的第三名韩国选手,朴闰珉。

三名韩国选手进入第三轮,这也是千禧年来韩国长笛发展迅速的佐证。

如果说国际舞台是展现个人魅力的地方,那赛场就是体现综合硬实力的地方。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韩国长笛演奏家们集中爆发的卓越成绩背后并不是没有原因。

汉城奥运会之后,韩国经济迅速发展,zz左右下,韩政府在文化上也是格外倾向西方。

在一段庞大的韩国留学潮中,音乐专业的留学生是很大的一部分。

近十年来,韩国的长笛演奏者们开始将目光聚焦在海内外各种各样的比赛。

本次前来参加法伦贝尔大赛的韩国选手多达七名,从比例而言,第二轮比赛是韩国人的胜利。

继前两位同胞的精彩发挥之后,朴闰珉较之前两名选手发挥并无太过亮眼之处,但也没有什么失误,只能说中规中矩。

“哗————”

掌声落下,朴闰珉退场。

主持人宣布第十一位选手登场,场外观众翘首以盼的意大利女选手艾琳娜终于持笛登场。

这位在外网获得二轮最高支持率的艾琳娜选手没有让期待的人失望,单就声音而论,艾琳娜在演奏古典主义时期作品时依旧采用了她极具个人特色的,大胆而又华丽的音色,演奏细节方面讲究,主题明晰,华彩编排丰富,第二乐章与钢伴完美融合,第三乐章具有非常强的内在驱动力。

“哗——————————”

艾琳娜演奏结束,后台休息室内响起掌声。

连续听了七位选手的表演,陈璇最直观的感受就是大家似乎都在努力地在向作曲家本身靠拢。

从金尚弦西塔内二人开始,或者说从他前面的科曼蒂尼开始,西塔内之后出场的所有选手在吹奏k314的时候都带着非常明显的近莫扎特化表现风格。

陈璇有自己的想法,但她并不固执,当看到大半的人都采取这样的处理方式,她心里不禁生出一种自己是不是太久没学长笛的想法,思想和审美上是不是已经与时代脱节了。

要知道这已经是第三轮了,还留在赛场上的都是各地的佼佼者,对于能走到这一步的选手,她断然不相信只靠埋头苦练就可以。

也就是说从众人的内心角度分析,大家更喜欢这样的处理,或者是为了比赛拿高分也不一定,但无论怎么说,她似乎看到了一种大的风格趋势,完全不同于她学长笛那会儿的气质唇舌先行。

她确实不喜欢金尚弦那种浓妆艳抹的莫扎特。

对于西塔内式的犹抱琵琶半遮面的处理也有些失去兴致,在西塔内吹奏D大调之前,她确实挺欣赏对方的风格,但是现在来看,更能打动的她的是西塔内长发时期的演奏风格。

两个人今天都是近莫扎特化的处理风格,她内心对此是排斥的。

可艾琳娜也是近莫扎特化的处理风格,她却听的眼前一亮。

所以她真的有在想是不是自己落伍了,想着想着她又不禁回想起他参加ASCA的学习经历,那时感觉自己每天都被新的概念和观点洗脑。

然后总结,练习,遇到困难,想办法解决,最后变成自己演奏的一部分。

哪怕此刻陈璇都并不认为自己坚持演奏自己想演奏的风格是一件错误的事情,但同时她也意识到毕业这四年来,自己已经落下了太多太多。

她缺失的是必要的营养,缺失的是视角。

反观每天与他朝夕相处的李安,客观来讲,虽然李安的起步只是个蓉城音乐学院的本科生,但是对方一直都是在求新求变的路上,遇到任何一个学习的机会都不放过。

她还记得两人刚熟练起来的时候,对方就总问自己一些音乐性的问题,后来秦勇来了,李安又隔三岔五地请秦勇吃饭抽烟聊音乐,准备新曲子的时候先往魏老师家跑,结实了吴复生老汤几人之后更是有了讨论交流的对象,最后和方指挥搭上话,可谓是逮着羊毛恨不得撸秃皮。

所以想想李安虽然没有出国学习,但是一直都是在和外界保留着交流。

而没有交流的条件时,对方也是利用一切时间在练琴。

这样的人,想不进步都难啊。

再回头看看自己,这几年来除了备战比赛这半年看似非常努力,可剩下的时间里自己都干了些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