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57 章

他走进制敕房,却在路过一张书案的时候,被桌上的一页纸吸引了注意,那并非他要寻找的东西,却是一篇文章

“又杂植兰桂竹木于庭,旧时栏楯,亦遂增胜。借书满架,偃仰啸歌,冥然兀坐,万籁有声;而庭堦寂寂,小鸟时来啄食,人至不去。之夜,明月半墙,桂影斑驳,风移影动,珊珊可爱。”

朱翊钧一下子就被文章中描写的进屋抓住了注意力,这是一处书斋,笔者与祖母、母亲曾经在此处生活的趣事。

文章最后的部分是几年之后补上的,笔者怀念与妻子的相处时光,后来他的妻子亡故,他常年在外,便也鲜少回去。

“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

文章娓娓道来,清淡而质朴,却能让读者感受到那份对故去亲人深重的情感。

朱翊钧虽然年纪小,阅历少,但那种缅怀至亲的心情他能感同身受,在他心中,也有一个回不去的“南阁子”。

不需要见到作者本人,看完这篇文章朱翊钧就能猜到他是谁。

这个人叫归有光,朱翊钧第一次听到他的名字,是在嘉靖四十四年的殿试上,太史诸大授将他推荐给了另一位考官。

后来,他又听说,这个人其实是由徐渭推荐给诸大授,还夸他是当代欧阳修。

他年近六十才高中进士,一直外派做官,后经高拱和赵贞吉推荐,升为南京太仆寺寺丞,李春芳欣赏他的才华,又将他留在内阁,掌制敕房,修世宗实录。

事情就是这么奇妙,那一年徐渭作为李春芳的门客,看到归有光的文章,一时忘了赴诸大授的约,最后,却是因为得了李春芳的赏识,留在内阁。

一个殿试考了三百多名的三甲进士,稍微富庶一些的县城知县都轮不上他,他却在短短几年干到了内阁,最神奇的是,被高拱、赵贞吉、李春芳三个水火不容的阁老同时举荐。

徐渭盛赞他是当代欧阳修,不是没有道理。

“参见太子殿下”

朱翊钧转过身来,归有光俯身要拜,却被他一把搀起“先生免礼。”

他又举起手中文章“这篇项脊轩志是先生所作。”

归有光应道“是臣早年所作,正要寄给好友。”

“写得真好。”朱翊钧却把文章叠起来,竟是递给了身后的冯保,“你再写一份寄给朋友吧,这份我想带回去再读一读。”

归有光受宠若惊,又要谢恩,朱翊钧却摆了摆手,说起正事“我要寻一封嘉靖二十七年的诏书,马先生说存在西小房,先生帮我找找。”

说话间,他余光一扫,捕捉到外面院子有个熟悉的女身影张居正回来了。

“先生找到之后,让我的伴读誊抄一份。”话音刚落,他已经大步走出了西小房。

“张先生”

张居正平日总是一脸严肃,尤其在宫里,今日却有些不同,见了朱翊钧,竟是上前一步,轻声在他耳边道“殿下来得正好。”

“噢”朱翊钧眨眨眼,“哪里好”

张居正神秘一笑“殿下爱热闹,今日正巧有热闹看。”

“什么热闹”

“一会儿就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