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58【宋史】

北宋穿越指南 王梓钧 1768 字 3个月前

不仅是洛阳变成大工地,全国各地都进入建设期。

最大的工程,当然是治理黄河!

由于黄河水利工程耗费钱粮太多,朝廷实在没有财力同时进行其他大型项目。于是就鼓励地方自兴水利,官府与民间合力建造,但地方豪强不可借机侵占水利设施。

另外,驿站与递铺系统,在今年正式合而为一,方便朝廷进行统一管理。

有的地方精简人员,有的地方增设驿站。

并再次重申各级官吏,不可在驿站白吃白喝,仅携带特殊证件者有此待遇——比如士子赶考、传递重要文书等等。

“陛下,《宋史》第四次编修已完成。”胡安国带着史官前来献书。

朱铭问道:“这次有哪些增删更改?”

胡安国说道:“主要是借助辽金史料,比对更正了一些人名、地名和时间。如今只剩昏君赵佶的庙号、谥号未定。还有前宋末帝赵桓,不但没有亡故,还在新朝做官,史官不知该如何称呼。”

之所以一直未定赵佶的庙号和谥号,是因为这家伙活不见人、死不见尸。

现在《宋史》即将定稿,必须给一个才行。

朱铭开始浏览礼部呈上的庙号、谥号,然后随手画了一个圈,再提笔添上几个字:“就给赵佶定这个吧。”

胡安国双手接过一看,顿时忍俊不禁,作揖道:“陛下圣明!”

历史上的赵佶,庙号加谥号的完全体是:宋徽宗体神合道骏烈逊功圣文仁德宪慈显孝皇帝。

朱铭给赵佶整得简略了许多——宋僖宗玉清教主微妙道君献皇帝。

喜欢快乐玩耍是“僖”,生前有过错也是“僖”,非常符合赵佶的固有人设。

而“玉清教主微妙道君皇帝”,这帝号是赵佶修道时自封的。朱铭决定尊重这位君王的本意,顺便再给他加一個“献”字。

“献”本身是极好的美谥,代表着德行兼备、英明睿智。

只不过嘛,汉献帝之后就没有帝王使用了,朱铭觉得赵佶配得上这个美谥。

胡安国懒得提醒谥法用得不对,一来没有必要违背当朝皇帝意愿,二来皇帝谥法从唐朝就开始乱来了。

就拿李渊、李世民、李治这爷孙三代来说。

李世民本来谥号“文皇帝”,李治觉得不能凸显爸爸的牛逼,改了又发现爸爸跟爷爷撞号,索性就把爷爷的谥号一起改掉。

于是祖孙三代整整齐齐,分别是:神尧大帝、文武大帝、天皇大帝。

唐玄宗比较尊重传统,觉得这玩意儿太过儿戏,才又加上几个别的形容词。

到了宋代,不再乱整皇帝谥号,却在庙号上变着花样玩,并为后世的元明清提供了范本。

有唐宋两代的瞎折腾,朱铭完全可以随便搞!

胡安国问道:“请官家示下,赵桓应该如何称呼?”

朱铭想了想说:“就叫宋末帝吧。他还活着呢,不用给庙号和谥号。”

“遵旨!”

胡安国又问:“金国存续时间太短,其史书是否单独编修?辽金两朝国史编修之后,是该称《辽史》、《金史》,还是该称《辽书》、《金书》呢?”

这还真是个问题!

按照汉唐以来的惯例,通史著作称“史”,断代史著作称“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