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景辉还没有彻底看完卷宗,但在阅卷过程中,柳景辉下意识的就选择了第二具尸体作为重点关注。
这跟江远的想法是截然不同的。
在江远看来,第一起案件和第三起案件,应该是凶手最有可能出纰漏的。
第一起案件有可能是凶手第一次作案,众所周知,连环杀手的第一次作案,往往都是不完美的。
顺便说一句,命案必破的口号被喊出来,就是在三尸案过后不久的2004年,其背景之一,就是国内大量发生的连环凶杀案。当然,此时并不这么称呼,但其中一个认知是这样的:
因为命案的破案率偏低,以至于许多凶手未受惩处,继而给了他们练习和学习杀人的机会,这变相增加了连环凶杀案的数量和难度。所以,要第一时间集中警力,侦破新发的现案命案,才能从根本上遏制连环杀人案的蔓延。
也是类似的原因,警察遇到连环杀人案,往往都会考虑上溯最初的案件,也就是先考虑并案,再考虑系列案中的第一起案件。很多时候,甚至会放着现案不管,而先集中力量去查第一起积案。
第一起案件很重要,第三起案件作为收官制作,在江远的感觉中更重要,因为这个案子显然是被精心布置过的,也是这个案子引起了各方面的警觉,从而将此案列入了各种名单中。
而越是精心布置过的案件,理论上越可能出现纰漏。
然而,柳景辉的想法与江远截然不同。
在深度阅卷之后,柳景辉重新找到江远,道:“我建议把第二起案件,作为主攻对象。”
“您说说。”江远请柳景辉过来就是提建议的。
柳景辉坐了下来,跟江远面对面,道:“在我看来,第二起案件的操作难度,其实是难度最大的,也是最容易出问题的。”
江远“咦”的一声:“不是第三起吗?凶手还用了药,还要将一个活人在晚上悄悄带过来。”
“乙醚的获取渠道还是很多的,尤其是20年前。”柳景辉顿了一下,又道:“其实相比活人,尸体更难处理。就算普通人不能理解100斤的尸体的沉重程度,都已经绑过人了,怎么可能不理解。”
柳景辉接着道:“再者,有过第一次的经验之后,凶手明明可以制服一名瘦弱的女性,并将之带到铁道上,为什么要先杀死再带过去?”
“第三,第一现场的问题。杀了人就有第一现场,第一现场的伪装还是比较困难的,即使警方始终没有发现第一现场,但作为凶手的案犯,应该是猜不到警察能不能找到的,所以,第一现场该收拾的还是要收拾吧,而为了隐藏自己,同时也为了第一现场好收拾,是不是需要一间房?这不是需要几个小时的工作量?房子是自己的还是租的?怎么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