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1章 揭示比目鱼奥秘

小梦石问:“钢锯鱼是锯齿鱼,真是奇特得很,还有什么奇特的鱼吗。”刘梦石说:“怎么没有,比目鱼就是奇特的鱼,比目鱼是一侧有眼,一侧无眼的怪鱼。”沈聪明“哈哈”大笑说:“刘梦石,刘傻瓜,说你傻,你不承认。比目鱼一侧有眼,一侧无眼,天下还有这样的稀奇事情。”

科学博士说:“比目鱼确实是一侧有眼,一侧无眼的怪鱼,但并非只有一只眼,而是两只眼贴近在一边,说它‘两片相合乃得行’更是大错特错。不同类的比目鱼,眼睛位置也不相同,鲆科的两眼长在左侧;鲽科和鳎科的两眼却长在右侧。”

高敏所长补充说:“比目鱼的眼睛可以搬在一起,有点类似科技方法中的‘搬一搬’。比目鱼的生活习性十分有趣,在水中侧着身子游泳,不像其他鱼类那样脊背向上,而是有眼睛的一侧向上。比目鱼,常常平卧在海底,在身体上覆盖上一层沙子,只露出两只眼睛,以等待猎物,或躲避敌害捕食。这样一来,两只眼睛在一侧的优势,就显示出来了。”

王可博士接着说,当然,这也比目鱼的眼睛移动后体内构造和器官,也发生了变化是动物进化与自然选择的结果,比目鱼已经不适应漂浮生活,只横卧浅海的沙质海底,这里可以捕食小鱼虾。比目鱼部分身体经常在泥沙中,有些还能随环境的颜色而改变体色,既可迷惑天敌,避免受到伤害,又可以迷惑小鱼小虾,捕食美味。

小梦石依然疑惑不解地问:“比目鱼的两个眼睛,为什么一定要凑到一起呢?比目鱼为什么喜欢生活在海底呢?”

刘梦石教授说:“本来,从卵膜中刚孵化出来的比目鱼幼体,完全不像父母,而且,跟普通鱼类的样子很相似,眼睛长在头部两侧,每侧各一个,是对称的。它们生活在水的上层,常在水面附近游泳。大约经过20多天,比目鱼幼体形态开始变化。当比目鱼的幼体长到1厘米时,奇怪的事情发生了。比目鱼一侧的眼睛开始搬家了,它通过头的上缘逐渐移动到对面的一边,直到与另一只眼睛接近时,才停止移动。”

“比目鱼的两个眼睛在一边了,只能生活在海底。为什么人们说,比目鱼也叫牙鱼平,是名贵的海产呢?”梦弟先是叹息,接着提问。

刘傻子教授说:“渔业上把比目鱼叫作牙鲆。牙鲆的身体一般长25厘米到50厘米,最大的牙鲆有70厘米。牙鲆会根据季节的更替,做短距离的集群洄游。在我国沿海,牙鲆有广泛的分布。黄海、渤海的渔民们,习惯用海底曳网捕捞牙鲆。新鲜的牙鲆可以食用,或者制作成罐头。牙鲆的肝脏还可以提炼鱼肝油。比目鱼富含蛋白质、维生素A、维生素D、钙、磷、钾等营养成分,尤其维生素B6的含量颇丰,而脂肪含量较少。”

刘傻子教授说,比目鱼的分布和水温等因素有密切关系。如沿赤道诸大洋西侧暖流广,种类特多;黄、渤海沿岸,寒流强且有黄海冷水团,冷温性种类较多;西太平洋南海区域,未受冰川期的强烈影响,种类也很多。有少数种类,在中国如华鲆、江鲽、窄体舌鳎、褐斑三线舌鳎等,可进入江河淡水区生活。

小明说:“在我国古代,比目鱼是象征忠贞爱情的奇鱼,古人留下了许多吟颂比目鱼的佳句,如‘凤凰双栖鱼比目’‘得成比目何辞死,愿作鸳鸯不羡仙’等。清代著名戏剧家李渔,曾著有一部描写才子佳人爱情故事的剧本,其名就叫《比目鱼》。”

小燕子谈起关于比目鱼的寓言故事。大意是,鱼国里没有秩序,乱套了,群鱼早已不满意了。有的鱼,左右乱游,想怎样就怎样,阻拦了其他鱼的游动。有的鱼,看见聚在一起的鱼群,故意从中间闯过去。有的鱼,仗着自己力气大,故意用尾巴打伤力气小的鱼。群鱼说,如果我们有个鱼王,在我们这里执行法律,那就好了。

小梦石与梦弟进入梦乡了,他们听见有些鱼在议论纷纷,说什么,鱼类想选定一个鱼王。小梦石与梦弟梦见自己变成鲤鱼。大家商量,选那个在海水里游得最快,能够帮助弱者的鱼来做鱼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