酆佩轩在一九六一年冬天出生的时候家里什么都没有,当时他的父亲已经四十岁,母亲三十七岁,他上面只有一个姐姐,所以给他取小名叫大根,意思是要保留下祖宗的根。由于生活的贫困,他上高中那年身高才一米五六。他从小学到初中,都在离他家不远的贾庄学校,他是个从小就喜欢读书的孩子,可惜的是那时候读书是最没用的,你读书好也没人看得起你,而且书基本上都烧掉了,很难找。但是他依然喜欢读书,不为别的,只是喜欢。尽管社会上都在搞文化大革命,但是有的老师还是喜欢学习好的学生,从小学到初中的数学老师都喜欢酆佩轩,因为他数学总是考一百分,由于他看书多,很会讲故事,他身边总是有不少同学。
他算是个幸运的人,之所以幸运是因为一九七七年恢复高考了,他那年初中毕业,该上高中了,可是之前都是推荐上高中的,他家父母都是地地道道的农民,没有一个有权有势的亲戚,所以上高中是不可能的。可是让他万分欣喜的是,这年决定恢复高考的时候首先恢复了中考,上高中不再推荐了,必须考试!他的运气来了,不费吹灰之力就考上了高中。
韩文秀家在刘庄,刘庄不是酆佩轩这个县的,但其实是邻村,并不远,只有三、四里路。她爸爸是个很受人尊敬的教师,后来升任为初中学校的校长;两个哥哥比她大好几岁,大哥已经成家,二哥参了军。大哥二哥听说要恢复高考,都在加紧复习功课,准备考学。她在家最小,是父母娇宠的女儿,也是哥哥照顾的小妹妹,虽然家里的条件比一般农家好不了很多,但是还算是不错的,吃饱穿暖是不成问题的。不过她并不是娇气的女孩子,农活、家务活都会干。她读书倒不是很好,成绩一般。她所在的公社高中是在新河镇,距离刘庄较远;因为她舅舅在贾庄所在县的教育局任职副局长,所以她就来这个县参加升高中考试,在贾庄公社上了高中。
贾庄公社高中其实并不在贾庄,而是在聂庄,贾庄与聂庄之间还有赵庄。从贾庄到高中有东、中、西三条路。东边的路是大路,从贾庄村里出来,经过赵庄中间,出了赵庄往南二里就到高中南门了;中路其实不能算是一条路,沿贾庄的一条小路,出村就成了一条沟,顺着沟一直走下去,穿过赵庄,继续沿着沟往南走,就走到了高中的西门,这是一条最近的路;西边的路也是一条大路,这是贾庄村边的一条往南走的路,也经过赵庄的村边,走到聂庄的村中间,然后再向东走没多远,就到了高中西门。
这一年高中招了三个班,韩文秀在一班,学习最好的殷华辰也在一班;酆佩轩以及他最好的同学席利民在二班,后来考上Q大的李顺泰也在二班;酆佩轩另一位最好的同学殷志贤在三班。那时高中的男生和女生不怎么说话,就是同桌也不怎么交流,自然,不是一个班的男生和女生基本上是不认识的。酆佩轩在班里属于学习上游,回答问题比较多,也算是个知名的人物。他的作文曾经被老师拿到一班和三班去读过,这样一班和三班的学生也都知道他的名字。
农村高中各方面的条件都是比较差的,冬天教室里没有任何取暖设备,取暖基本靠跺脚;夏天也没有电扇,降温基本靠扇书。教室里只有电灯,还时常停电。贾庄公社离学校最远的村子有十五、六里,一般离学校有十里路的就要住校,因为那时候大多还没有自行车,交通基本靠两条腿,走路回家要一个多小时,不仅费时间,也费体力。酆佩轩的贾庄离学校有四里多地,自然不会住校。因为家里没有钟表,每天早晨和下午都是和邻居酆殿安一块去上学,酆殿安家里有马蹄表,能知道时间。酆佩轩家里吃饭比较晚,总是一放下碗就立即跑步去上学,有时候甚至是狂奔。经常是踏着上课的钟声进教室,然后坐在座位上大口喘气。坐在他前面的路兴利逗他:“佩轩,你长跑咱班第一,是不是就是这样练出来的?”他一本正经地回答:“不是,小学初中时候都天天早晨跑步,现在再练还来得及?”
高中的体育课上,除了初中只有的跳高跳远、打篮球和跑步之外,还有其它一些项目,如单杠双杠,铁饼标枪铅球手榴弹等,不过短跑长跑依然是重要的项目。在第一次长跑课上,酆佩轩一开始并没有跑在前头,但是他慢慢发力,速度越来越快,到跑一半路程的时候,他已经与班里的大个子秦大震并排跑在最前面。到最后三百米,他又超过了秦大震,跑了个第一,路兴利说的就是这事。
因为他长的个子不高,貌不惊人,却长跑第一,连一米八的大个子也没他跑的快,所以他在班里就有了名气。他不是最矮的,前面两排的男生比他还矮。他在第三排,跟一个女生殷小莉同桌,但是他俩也是很少说话的,都很害羞。
还有一件事也让班里的同学对酆佩轩刮目相看。上了高中不久,学校要盖房子,需要砖,学校在砖瓦窑厂买了砖,但是需要运到学校。那时候运砖全靠板车,俗称拉车。砖厂离学校十五、六里路,男生两个人一组,女生四个人一组,每组拉一车砖,自己找拉车。一般农家都有拉车,也不用借。酆佩轩和最要好的同学席利民一组,席利民身体较弱,酆佩轩说,没事,拉车砖没问题,不用怕。去的一路上同学们说说笑笑,不到两个小时就到了砖厂。每辆车装一百二、三十块砖,大约八百多斤,比平时在生产队拉土或拉粪还要重。回来的路上,慢慢地大家就拉开了距离。离学校四、五里的时候,老师骑着自行车走到前面来,要求前面的男生帮一帮后面的女生,因为有的女生已经累病了。于是席利民等一些同学就去后面帮女生了,剩下班长王登科、秦大震、张小海、路兴利、酆佩轩等几个男生一个人拉一辆车。王登科、秦大震都是人高马大的,力气很大,他们一商量,就打赌看谁先到学校。于是几个人拉着重车就开始大踏步往前赶。这样走下去很累,到剩下二里多路的时候,几个人就不自觉地慢了下来,这时酆佩轩依然是大步往前赶,远远把另外几个同学抛在后面。到了学校,卸了车,王登科他们才到。王登科说,“佩轩你好厉害啊,跑这么快,我们都累惨了,也追不上你。”酆佩轩说:“俺家穷,你们还玩尿泥的时候俺就在生产队挣工分了,拉车挣工分不少年了。”从此,班里几个个大力壮的同学对酆佩轩都很佩服,经常和他在一起玩,即使有喜欢打架斗殴的也不敢招惹他。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酆佩轩在班里的学习成绩一直是比较好的,只有英语除外,不过因为那时高考英语只算百分之三十的分数,所以除了打算报考英语专业的,其他同学对英语都不太用功。他们初中没有学过英语,高中也只有两年时间,花费很多时间和精力去学英语是不合算的。酆佩轩的语文、数学基础好,其他几门功课也不差,总的成绩还算是不错的。文科几门都比较好,理科凑合,也不算差。到二年级分文理科时,班主任老师希望他考理科,因为理科出路更广。于是他就被分到了理科一班。理科共两个班,一班是快班,二班是慢班。文科只有一个班。
韩文秀在高中学习成绩始终是中流稍偏下,她也是很努力的,但是成绩一直提升不上去。本来她在初中时候的成绩是中等偏上,但是到了高中就慢慢下滑了,因为这一届高中是考上来的,不是推荐来的,所以整体的水平是文化大革命以来最高的,这样就显得韩文秀的成绩很一般了。她每天早早起床,吃点早饭就出发了,因为要走七、八里的路去上学,不能不起早。下午放学后,她也马上回家,尤其是冬天,天黑的早,稍晚一点,就要走夜路了。她走路不快,每天从家到学校要走将近一个小时。爸爸要把自行车让给她骑,她想着家里就一辆自行车,爸爸上班也比较远,就拒绝了。她体质较弱,觉得走走路锻炼锻炼身体也不错,的确,上高中之后,经过一段时间的步行锻炼,她的身体比过去强了不少,脸色也由苍白变红润了。
高中阶段,酆佩轩与他初中的要好的同学殷志贤、席利民三人几乎到了桃园三结义的程度,虽然与其他不少同学关系也很好,但是他们三个却是最好的。他们三个在一起谈人生,谈理想,谈前途,谈学习,有许多的共同语言。酆佩轩与席利民在二班,殷志贤在三班。后来分文理科时,酆佩轩与席利民都到理科一班去了,殷志贤则去了文科班。一般放学后,他们与酆殿安等一起回家,半路上殷志贤回殷庄,其余他们回贾庄。
韩文秀家在贾庄西北边的刘庄,放学回家时路过贾庄。她一般走贾庄西边的路。殷庄在高中的西北边贾庄的西南边,酆佩轩他们因为要与殷志贤等同学一起走,也只能走西边的路,正好与韩文秀走的是一条路。几个男生一边说话一边走,不紧不慢的。韩文秀经常一个人走,或跟顺路的女生一块走,她常常跟在酆佩轩他们后边,距离不远不近,正好能够听到他们说话。在她看来,这几个男生都是学习比较好名气也比较大的同学。她则是个默默无闻的女生。她回家时如果遇到这几个男生,她就默默跟在后边,听他们高谈阔论。
在韩文秀看来,这几个人里酆佩轩个子最小,长相也最不起眼,不过读书他是最好的,课外书也看的最多。一开始,她只是跟在后面悄悄听他们谈论,并不认识他们。一班二班的语文课都是李福堂老师教的,李老师在一班语文课上读过酆佩轩的作文,韩文秀听了,感觉写的很好,内心很佩服。后来,她终于知道了酆佩轩就是这几个同学中那个矮矮瘦瘦的同学,就想他怎么是这么一个其貌不扬的男生呢?感觉与想象的不一样。想到这里,韩文秀就笑了,自问:他该是什么样?自己怎么无端地想这些呢?同时,也看到他穿着一身粗布,土里土气,与其谈吐形成鲜明的对比。她又想,他家里条件不好吧?心里不由得有些同情他。
虽然韩文秀不经意间观察了这几个男生,但是这几个男生却没有注意到她。有一次放学回家的路上,几个男生谈起了他们的女同学,自然,受到关注的是学习好的和漂亮的女生。一班的李晚霞学习好,并且作文写的很好;二班的牛丽娟学习好,又是学校女篮球队的;三班的贺敬雯是干部子弟,条件好,学习也不错。殷志贤说:“这几个女生虽然很受关注,但是都说不上很漂亮。”其他人也同意殷志贤的说法。他们提到一班的侯丽敏、二班的桑雪梅、三班的宋海萍等比较好看,但是这几个女生学习不是很突出。韩文秀听到酆佩轩说:“好像一班有个女生,个子不高不低,身材适中,不胖不瘦,圆圆的脸,眼睛大大的,双眼皮,经常穿一件绿色的上衣,好像是北边新河镇公社的,这个女生虽然不是一眼看上去光彩照人,但是挺耐看的。不过不知道她叫什么名字。”韩文秀一听,就知道说的是她,脸上发烧,怕被别人看见,于是就停下脚步,与前面的男生拉开了距离。她不知道他什么时候仔细看过她,她觉得也许他是随意说的,并没有什么。但是,她从此记住了酆佩轩。
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