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7章 修生养息

八部神莲 钧吾 1664 字 2天前

圣元八百七十六年冬,乌苏国大军攻陷了朱国的都城谭城,朱国国王袁初仓皇出逃。

为了躲避乌苏国军队的追捕,袁初令四个儿子分别率领一部分王宫侍卫分散出逃,最终其幼子袁叔被乌苏国军队擒获。

随后不久,乌苏国扶持袁叔为朱国国王,由此整个朱国已全部被乌苏国所控制。

公输拓原本的爵位是县伯,其封地方圆五十里,就是原来“赤嵬军”驻扎所在地木叶屯。

这一次伐朱国有功,公输拓再次加官进爵,被封为县侯,朱国的一部分领土也被纳入他的封地。

这几年乌苏国连连征战,除了支付军队的军饷,加之需要赔偿伽罗国的一百万白银,乌苏国的国库并没有余下多少钱财,对于公输拓加官进爵的封赏,除了名义上的封地,并没有多少财物上赏赐。

公输拓最重视的就是名义,有了名义上的封地,便可以大刀阔斧地开始做自己的事,也终于朝着自己的理想迈出了至关重要的一步。

作为乌苏国的县侯,公输拓本应有一座属于自己的高门府第,但颜伯并未给予过多的赏赐,修建府第,花费极大。

当下的“赤嵬军”除了士兵们的军饷,还须管理治下的民众,方方面面所需的花销甚是繁多,对于这种象征身份的府第,公输拓此时并不在意,自是不愿花费过多的财物去修建。

手底下的军队越强,地位才越稳固,他首先想到的便是在原先“赤嵬军”营地的驻扎地上修建营房,供士兵们居住,再简单地建造几所居所,当作临时的府宅。

木叶屯本是一座废弃的屯兵之地,其地人烟荒芜,人口极少,于是辛于鄢为公输拓献上两策。

其一,鼓励开垦荒地,减少赋税,吸引周边的民众前来耕种;

其二,重农抑商,防止人口四处流动,使百姓安定下来安心耕种。

乌苏国的冬天虽然寒风刺骨,但“赤嵬军”的营地却热火朝天。

百姓和佣兵们有的伐木,有的采石,有的和泥沙,到处都是一片忙碌的景象,房屋由夯土地基渐渐被搭建起来。

这一日,营地里突然涌来千余名百姓,有的挑着担子,有的推着木车,看起来个个衣衫褴褛,面黄肌瘦,显然是一群逃难而来的民众。

从这些百姓口中得知,原来在乌起平原的东南边境,数国接连发生战乱,战乱导致盗贼四起,百姓流离,逃难的民众一直往西北方蔓延。

这群逃难而来的百姓来自那楼国,听说乌苏国东边有个叫木叶屯的地方,在大量建造房屋,于是便来到这里讨饭吃。

公输拓正缺人口和劳力,一时大喜,顿将这群逃难的流民接纳下来。

接下来十多日,一直不断有大批流民涌入木叶屯,渐渐人口已达五万有余。

这一下却让公输拓犯了难,以“赤嵬军”现有的财力和物力,一下子供应五万军民的口粮,只怕撑不了多少时日。

圣元八百七十六年冬,乌苏国大军攻陷了朱国的都城谭城,朱国国王袁初仓皇出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