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1章 天象

天星显象,古书有载,什么样的象,会有什么样的事发生,一些星相之书上都会有记载,赖大人如实通过星相之书记载,上报朝廷。

古书所载,是先人通过过往观察总结所得,不能说全对,也不能说全错,有一定的概率性。

但国家大事,动则牵扯到成千上万人生计与性命,国之大事,不得不察,不可慎之又慎,通过观星相,察地理,辨风气,预测吉凶,也是为为给上位者决策提供一成更宽广的视野来评估决策的对与否。

赖大人通过观察星相,结合古书所载是否为吉为凶,上报于朝廷,钦天监本身有很大一部分职责,就是主司此项。

至于杨大人所说,赖大人或许不一定是通过观天象而得,怕是赖大人看到了其它因素与原因,让赖大人相信不宜出兵,否则出兵便会有大凶,遂上书朝廷,谏言不要出兵,这个靖云不知,需当面见到了赖大人,杨大人当面询问赖大人,才能清楚。”

比自己预想的还要好,看得出来,这位靖云看问题还是比较客观中肯的,并没有完全被有神论牢牢占据了心智,这为自己后面的事,要节省很大气力。

虽说自己认为靖云与赖文俊这样的人,可以说是大宋最具有最高认知水平的人,但现在的这个时代,毕竟还是有神论牢牢占据着人们的心智,认为人世的背后,冥冥之中会被鬼神超自然的力量所主宰。

靖云和赖文俊对道学感兴趣,来这终南山也是为了修道,而道教之中虽然藏着很多的博大精深的有用知识与学问,可以提升人的智慧和改变世界,但道教之中,也记载着很多的神仙鬼神之说。

杨云最担心靖云和赖文俊可千万别被各种神乎其神的神仙鬼神以及各种这奇术那神术洗脑,对人真的会修成仙以及道教中真的有些超自然力量坚信不疑,那自己可就要对这两位最智慧的人,也要有一定的清醒的认知了。

要知道,后面靖康之乱,大宋皇城本来守的好好的,后来就是因为钦宗皇帝、宰相何栗、枢密使孙傅硬生生地竟然相信一个叫郭京的人会什么六甲神兵之法,会上古的六丁六甲之法,能呼风呼雨、撒豆成兵,一干政要全都把守城的希望寄希于这位郭京身上,这才导致后来的汴京城破,大宋彻底残废。

阻止或者避免靖康之乱,尽可能地去让历史的车轮转向,那就要为各方面的可能性提前做好准备。

靖云和赖文俊这两人,是目前大宋最具有最高认知水平的人,现在搞清楚他们对鬼神超自然力量的态度,如果他们也对这些事坚信的,相信人力解决不了的事情,有超自然的力量可以解决,那自己可就要小心,要有清醒的认识了,避免靖康之耻,不能完全靠靖云和赖文俊这两位助力……。

如果他们对这些东西有清醒客观的认识,那就再好不过,对靖云和赖文俊这两人,其实可以好好思谋一番,说不定将来再避免靖康之耻的时候,指不定这两人在某些方面就能起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

毕竟靖云可是公主,大宋的皇室成员,赖文俊可是钦天监,光身份,就能有很大的用处。当然,在想到运用人家的时候,你必须得保证他们在思想认知上,在关键性认知上与自己完全是一路的。

语言是可以看出一个人的心智、认知与价值观的。

看得出来,尽管靖云没有像后世的现代人一样,旦凡有人说自己能神机妙算、未卜先知,会通过天相就能判断出人间的祸福吉凶,放在现代人的面前,不能说所有的人都会抨击这人是骗子,但十个人里面起码有八个九个就会马上说这人是骗子。

但说出天下的事,是否全然跟天象并无关联,天象是否会预示人间的吉凶祸福,这个各说纷纭,各有自己不同看法,古往今来,也没人确凿地说的清楚。

这就表明这是站在完全客观中肯的立场上来看问题的,这可是在古代,能有这样的观点,杨云怎能不觉得这是个好事。

能客观中肯的看问题,后面就有很大的戏。不能太过于苛刻 ,要知现在可是在古代,跟后世的现代完全不一样,人的认知要立足于环境,其实很多东西没有绝对的对与错,只有社会发展会处于完全不同的阶段,人们的认知也会有完全不同的状况。

就好比你现在对这些古人说,在某一天,你只要拿个砖头样的东西,取名为手机,你随便拨打几个数字,就能与远在千里万里之外的好朋友通话聊天一样,人家也必定认为你是天方夜谭,胡扯八道。

凡事要有一定的宽容性,既然你说现代社会存在的真实事情,放在古代,那完全是不可想象,那古代有些事情,你以现代人想法去认为不可思议,那完全也是有失偏颇的。

更何况超自然力量的这种事情,其实还真说不清道不明,这也不是当前应纠结和考虑的重点。自己能做的和考虑的就是,尽可能地利用自己以及自己身边的人,尽可能地去阻止靖康之耻的发生,在这一过程中,尽可能地去寻找到帮手。

从靖云的话语中,自己能判断,在阻止靖康之耻的道路上,这位公主将来定会有用的着的地方。

这就够了!

“公主所言,中肯客观,臣佩服!星相之事,天象到底与人间的祸福吉凶呈一定的相关性,还真是众说纷纭,其实谁也没法去肯定,也没法去否定。

敢问公主,皇上的意思是寻到了赖大人,务必请赖大人再重回宫中,再重掌钦天监,如今金人老国主驾崩,新国主继位,金宋两国将面临新的情况,而大宋在灭辽一战中,也消耗诸多元气,朝廷可谓缺乏良才,正是用人之际,以公主对赖大人的了解,赖大人还会回宫中,再为朝廷效力不?”

取法其上,得乎其中,取法其中,得乎其下。与其要问现在这位赖国师人在这山中何处,不还如直接问他愿不愿意再回宫中,再问朝廷效力,这样的话,可以得到更多的讯息。

不过赖大人的气节,本宫是知道的,报恩归报恩,国家大事归国家大事,一事归一事,会因为报恩,向朝廷假报天象,本宫所知,赖大人不是这样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