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章 岳言的顾虑

命启天元 轻舟泛烟波 3299 字 1个月前

天启皇帝也很明显也清楚眼下的难处,但在面临选择之时,权衡利弊,明确哪一个选择是眼下最需要去解决的,这是天启皇帝需要做到的事。

上官至也清楚天启皇帝话中的道理,但凭他对庐江的了解,能够在半年内让庐江恢复到之前那样,已经算是极限了,所谓的五月时间,也是在“天公”作美,加上没有其他的意外,才有可能实现的,两个月的时间便想让庐江城恢复,那是完全不可能的。

可上官至也同样清楚,“天命”的撤退只是暂时的,不知何时又会对庐江下手,毕竟庐江的地理位置独特,是朝廷连接江东地区的重镇,如果庐江失手,基本就等同于“天命”将整个南方与朝廷之间的联系隔绝了大半。

上官至之所以将扬州刺史部设在庐江,也是出于重点关注庐江情况的考量,无论如何,庐江是一定不能丢的。

上官至虽然有想过抽调其他郡县额外的力量和资源来帮助庐江重建,可近年来灾难不断,扬州的其他郡县也没有多少余力能够用来支援庐江,更别说那些力量,在各个郡县遇上“天灾”之时,是各个郡县为数不多的后备资源,平日里也不会轻易动用,即便是抽调来了那些东西,庐江重建的速度怕是也快不了多少。

“此事之后再做商议,先等岳言卿回来吧,朕也有些事情还要和他说说。”天启皇帝终止了话题。

上官至很清楚天启皇帝的意思,于是也没有再说什么,将天启皇帝和三女领到了会客的厅中,几人安坐了下来,聊起了些日常之事,静待着岳言的归来。

......

再说岳言这边,离开刺史府之后,岳言便径直去了“难民区”,一路上,岳言看见街道两旁破败不堪的情景,心中对“天命”的恨意又多了不少,打着“解放”百姓的旗号,却做出了这样的事情,不论是何立场,在他看来,这样的势力都是不能为世人所容的。

不过,岳言在经过仔细的思考之后,也清楚了“天命”能够迅速强盛起来的根本原因:这个时代,大多数的百姓都未曾读过书,全国上下,九成以上的人连字都认不得,大汉又连年遭受“天灾”,弄得百姓苦不堪言,这种情况下,突然冒出一个打着让所有百姓都不再受苦的旗号的势力出现,在通过一些手段让百姓得到好处,在这种情况下,多数百姓都会为了那“美好”的念想,选择加入“天命”吧?

站在岳言的角度来看,这种骗局一眼便能够看穿,因为其中的破绽实在是太多了,可岳言经过深思之后,又完全能够理解这种情况的出现,毕竟在自己在前世就见过不少学过先进知识,却依然会走上不归之途,亦或是毫无自主意识,只会跟风,盲目听从他人之言的蠢货。

“唉,这么说来,教育似乎也是目前需要去关注的点?”岳言突发奇想。

不过这个念头只是在岳言脑中短暂的闪过,经过之前和天启皇帝的谈话,岳言现在已经不会只从自己这个“现代人”的角度来看问题了,在这个时代,想要发展“教育”,困难可不小,而且,即便效果不错,也并不是短时间内能够见到的。

先不说眼下各州郡的情况是否稳定,就单单是那无处不在的“天命”,就不是轻易能够去忽视的,再者,眼下最为首要的事情,应该是想尽办法,集结天下苍生的力量,与那“无上意志”对抗,尤其是对岳言来说,在所剩的时间并不多的情况下,如何能够打败“祂”,是岳言最首要的任务。

“真是没想到,一切都发生得这么快,转眼之间,半年的时间就这么过去了,可我还剩下多少个半年呢,我们最后能够战胜‘祂’吗?”岳言陷入了迷茫。

凭心而言,岳言其实并不是什么心怀大义之人,他从来到这个世界之后的所作所为,表面上看,似乎都是为了大义,为了惩戒恶徒,可实际上,岳言做这些事情却都是为了自己。

或许是内心中的虚荣,让岳言在收到他人的夸赞,嘉奖之时,掩盖住了他内心真实的想法,而岳言,也似乎进入了“心怀大义”这样的角色之中,那个不管做什么都只是为了自己,丝毫不在意他人想法的岳言,被他深深的埋在了心中,只不过,他自己还没有意识到这些。

心中思绪杂乱,岳言也是在街上走了一会之后,被路边的百姓问候之时,才意识到自己已经来到了“难民区”。

因为庐江现在还处在“无上意志”力量的影响之中,所以岳言在触发之前便用易容之术改变了容貌,所以“难民区”的百姓也只是对这个陌生人有些好奇,并没有对岳言做过多的提问。

而岳言也是在“难民区”中到处逛了逛,这才悄悄躲到了不易被人发觉的暗处,准备尝试一下,看看自己能不能找出一些百姓之中的异常。

“太上台星......”岳言空中念着,手中同时快速结印,将净心神咒的效果附加在自己身上,而当他的神咒施展出来之后,他明显感受到了右眼之中发生的变化。

“果然如此,这样一来,日后便有稳定的办法触发这股力量了!”

心中无比欣喜的同时,岳言并没有忘记他的目的,于是趁着右眼“主动触发”的时间还没过去,在人数密集的地方观察了一番,发现有不少百姓身上都散发着淡淡的暗红色气息。

“看来我想的没错,这些百姓在庐江城中,永远都是一个不稳定的‘炸弹’,更别提整个庐江现在还受到‘祂’的力量的影响,净心神咒是不可能覆盖到庐江的,其他神咒的效果我也还没试过,该怎么办呢?”

明确了导致问题出现的原因,但要怎么去解决问题,才是最为关键的一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