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0章 苏赫

这样的月,慈宁宫中这样的布置,太后这样的做派,都让皇帝想起他刚刚到太后身边的那一年中,彼年彼时的今日今刻。

他病在床上,烧到人事不知,新鲜诞生的养母年轻而温和,亲自往阿哥所来探病,日日来照看他。他昏昏沉沉地睁开眼,瞧见的就是养母带着关切的神情,从容地小惩大诫他身边侍奉的人,发落治疗不力的太医,给他做主。

皇帝生出几分犹豫来,太后身边的小周子,到底是在永寿宫附近来回,还是在紧邻的养心殿旁边呢?若是前者,那是是太后暗中勾结了皇贵妃图谋什么,还是太后要图谋算计到皇贵妃身上?若是后者,那太后是想找个今日这样的机会与自己重修旧好,还是在窥探他的行踪有所算计呢?

皇帝的心思转了几个来回,面上却并不显露毫分,亲手扶着太后在榻上坐下,又笑道:“皇额娘不必为儿子忧心,只安享清福就是。如今达瓦齐已然被俘,端淑又平安生下了一子,不日就可回京,皇额娘再不必替妹妹忧心了。”

达瓦齐被押送回京后,将在午门举行献俘仪式。皇帝一举成就了父祖都不曾完成的霸业,心下十分自得,提起此事时也眉眼含笑。

皇帝顿了顿,又笑道:“端淑成婚多年,只得了这一个孩子,又是遗腹子,儿子心中也十分疼爱。儿子已经做了决定,只待端淑带着外甥回京就加恩册封他为准噶尔亲王,入旗籍,赐地京师。等苏赫到了年纪,就令他和朕的儿孙们一同入尚书房读书明理,好宽慰端淑的心。”

如今准噶尔尽数臣服于大清,皇帝自然要行怀柔之礼,施恩于人。若没有苏赫这个大清长公主与准噶尔亲王的“独生爱子”,那皇帝少不得要捏着鼻子将这份恩典落在了达瓦齐的头上。但是靠着永琰的主意,有了“苏赫”这个襁褓稚子的出现,皇帝自然可以将一切荣光和宽纵都放在了这个准噶尔名正言顺的大汗血脉的身上。

苏赫生于大清,长于宫廷,学于尚书房,又是大清皇家血脉,密不可分的亲戚关系,将来长大了自然也会对大清全心全意。如此,再没有比他更好的施恩对象了。

皇帝有意在新疆采用伯克制和军府制加以控制,此时对准噶尔遗民的安抚就是十分要紧的了。

太后真心笑了起来:“那感情好,孩子长大总需要个同性长辈做榜样,可怜那孩子生而丧父,自然万事只能指望你这个嫡亲的舅舅。有亲舅舅教导,哀家和端淑总不比担心这个孩子长歪了去。”

苏赫的荣华富贵都系于皇帝的一念之间,自然是皇帝肯与他多相处才最好了。苏赫好,端淑的将来才会锦上添花的更好。

太后觑着皇帝的神色,温和道:“皇帝提起赐地京师,倒是提醒哀家了。端淑当年匆匆远嫁,京内不曾修下公主府,宫中亦是不曾有准噶尔亲王府。”

这样的月,慈宁宫中这样的布置,太后这样的做派,都让皇帝想起他刚刚到太后身边的那一年中,彼年彼时的今日今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