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8章 返聘的风刮到了学校 曹穗:不好意思但真的想要

曹操对刘协很是大方,不可能过河拆桥,那样子吃相太难看了。

曹操登基后以河内郡的山阳县为封地,封刘协为山阳公,食邑万户,待遇在诸侯王之上,曹家子嗣都没他的食邑多。并且允许他奏事不称臣,遇诏不拜,在封地奉汉正朔和服色,建汉宗庙以奉汉祀。

唯一纠结的可能就是之前刘协封王的皇子被降为列侯。

曹操在这一点上分得很清楚,刘协是刘协,他的子嗣是他的子嗣,不可能享受同程度的优待。

唯一没排面的就是皇宫没有着落,邺城有大的建筑群,但作为皇宫还是显得“寒酸”。

曹穗本以为曹操会安排这件事,谁想到他居然没有这个意思,她已经听到不下五封请他修建皇宫的上书,曹操全部收而不发。

曹穗好奇地询问他,“阿父是觉得劳民伤财?皇宫乃是皇室的脸面,虽然女儿也不赞成大兴土木,但现在这么住着也确实太过节俭。”

该修的还是得修,正儿八经的成为皇室,日后朝拜、接见使臣什么的,也得有个看得过去的地方。

曹操头都没有抬,“别在这试探我,你那点心眼都摆在脸上。”

曹穗被他说破也不心虚,“但我也是真心这般想的,大不了从旁的地方再省一点,或者接下来我努努力多为国库赚点钱,总不能真委屈了您。”

曹操:“不用浪费那个精力多建,邺城在南方未定的时候位置确实不错,但如今天下已定,它的位置就有些不够看了。”

曹穗恍然,惊讶道:“阿父,是想要迁都?”

“不对,阿父根本没有将邺城定为都城。”

只不过大家都想当然了。

曹操:“迁都的事急不得,没有个十年二十年没有结果。”

曹穗还真被这个消息惊到了,小心翼翼地问,“那,阿父心属何地?若是不方便说的话也没关系,我也不是那么好奇。”

曹操的话都被她说完了,“这有什么不能说的,司州洛阳。”

曹穗都无话可说了,绕了一圈又回去了。

不过这个时期,洛阳的位置确实优越,只不过被破坏得也够彻底,也需要许多年恢复,难怪曹操说不急。

“你先别操心这些离太远得东西,你的东宫班底选好了没?”曹操打断她的思考。

曹穗回过神来,“女儿是小辈,自然要由阿父来把关。”

曹操明明心里早就有打算,但偏偏还要多此一举地询问。

“东宫太傅和少傅就在荀彧和贾诩两人当中选择,你什么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