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七章 北唐名将郭啸天

郭啸天(六三四-七〇四年),华郡郑县人,祖籍山西太原,北唐政治家、军事家。

郭啸天早年以武举高第入仕从军,积功至九原太守,一直未受重用。

开夕之变爆发后,郭啸天任朔方节度使,率军勤王,收复河北、河东,拜兵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至德二年,郭啸天与广平王李俶收复西京长安、东都洛阳,以功加司徒,封冒国公。

至德三年,进位中书令。

至德四年,因承担相郡兵败之责,被解除兵权,处于闲官。宝应元年,太原、绛郡兵变,郭啸天被封为汾阳王,出镇绛郡,不久又被解除兵权。

广德元年,仆固怀恩勾结西羟、回纥入侵,长安失陷。郭啸天被再度启用,任关内副元帅,再次收复长安。

公元七百六十五年,西羟、回纥再度联兵内侵,郭啸天在泾阳单骑说退回纥,并击溃西羟,稳住关中。

大历十四年,郭啸天被尊为“尚父”,进位太尉、中书令。建中二年,郭啸天去世,追赠太师,谥号忠武。

郭啸天早年参加武举,以“异等”的成绩补任左卫长史,累迁至单于都护府副都护、振远军使。

天宝八年,郭啸天任横塞军使。

天宝十三年,改任天德军使兼九原太守。

天宝十四年,开夕之变爆发,郭啸天被封为卫尉卿、灵武郡太守、朔方节度使,率部东讨安初山。不久,郭啸天收复静边军,斩杀叛将周万顷,又在河曲击败叛将高秀岩,收复大同、马邑朔县,开通东陉关,因功加封御史大夫。

至德元载年,叛军攻破常山郡,占领河北全境。不久,李光弼收复常山,而郭啸天也兵出井陉关,与李光弼一同击破史朝义,平定藁城。此后,郭啸天南攻赵郡,斩杀叛军任命的太守郭献璆,回军常山。

郭啸天返回常山时,史朝义又集结兵马尾随其后。郭啸天命骁骑轮番挑战,乘叛军疲惫之机,在沙河将其击败。安禄山听说河北战事失利,派遣精兵增援。郭啸天先击破史朝义部,又在嘉山击破叛军援军,史朝义逃回博陵。在郭啸天兵威之下,河北各郡县都斩杀叛军守将,迎接朝廷军队。郭啸天正欲北征范阳,便接到“哥舒翰败,天子入蜀,太子即位灵武”的消息,于是与李光弼率军奔赴行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