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之中,车水马龙,热闹非凡。在一座豪华的府邸内,一位年轻的公子正愤怒地指着面前的人,大声喝道:“你这厮好大胆!”
这位公子便是北唐的宁王李逸风。李逸风自幼聪慧过人,深得皇帝喜爱,被封为宁王,手握重权。他生性豪爽,为人正直,但也有一些脾气暴躁。
被他指责的人是一位名叫张昊的年轻官员。张昊出身贫寒,但才华横溢,通过科举考试进入官场。他为人正直,不畏权贵,一心为百姓谋福祉。
原来,张昊在调查一起贪污案件时,发现了一些与宁王有关的线索。他不顾众人的劝阻,毅然决定继续调查下去。最终,他掌握了确凿的证据,证明宁王的一位亲信参与了贪污。
宁王得知此事后,勃然大怒。他认为张昊是在故意针对他,想要抹黑他的名声。于是,他派人将张昊带到了自己的府邸,准备好好教训他一番。
“张昊,你可知罪?” 宁王怒视着张昊,问道。
张昊毫不畏惧,挺起胸膛,说道:“宁王殿下,下官不知罪在何处。下官只是在履行自己的职责,调查贪污案件。如果宁王殿下认为下官有错,还请明示。”
宁王冷笑一声,说道:“你这厮好大胆!竟敢调查本王的亲信。你难道不知道,本王的亲信都是为国家效力的忠臣吗?你这样做,分明是在故意抹黑本王,破坏国家的稳定。”
张昊摇了摇头,说道:“宁王殿下,下官并没有故意抹黑您的意思。下官只是在依法办事,调查贪污案件。如果宁王殿下的亲信真的犯了罪,就应该受到法律的制裁。”
宁王听了张昊的话,更加愤怒。他拍着桌子,说道:“你这是在挑战本王的权威!本王告诉你,在北唐,没有人敢挑战本王的权威。你最好识相一点,乖乖地放弃调查,否则本王不会放过你。”
张昊坚定地说道:“宁王殿下,下官既然选择了为官,就应该为百姓谋福祉,为国家尽忠。如果宁王殿下因为这件事情而惩罚下官,下官也无话可说。但下官相信,皇上一定会明察秋毫,还下官一个公道。”
宁王见张昊如此固执,心中更加恼怒。他决定给张昊一点颜色看看,让他知道自己的厉害。于是,他下令将张昊关进了大牢,准备择日审问。
张昊被关进大牢后,并没有屈服。他坚信自己的做法是正确的,相信皇上一定会为他主持公道。他在大牢里写下了一封奏折,详细地陈述了自己调查贪污案件的经过和结果,并请求皇上严惩贪污犯。
奏折很快就被送到了皇宫。皇帝看了奏折后,陷入了沉思。他知道宁王在朝中的势力很大,如果处理不好这件事情,可能会引起朝廷的动荡。但他也不能容忍贪污腐败的行为,必须要给百姓一个交代。
经过一番深思熟虑,皇帝决定亲自审理这个案件。他下令将宁王和张昊都带到了皇宫,当着满朝文武的面,公开审理这个案件。
在朝堂上,宁王和张昊各执一词,互不相让。宁王坚称自己的亲信是无辜的,是张昊在故意陷害他们。张昊则拿出了确凿的证据,证明宁王的亲信确实参与了贪污。
皇帝听了双方的陈述后,心中已经有了定论。他知道张昊是一个正直的官员,他的做法是正确的。但他也不能轻易地得罪宁王,毕竟宁王在朝中的势力很大。
于是,皇帝决定采取一个折中的办法。他下令将宁王的亲信关进大牢,等待进一步的调查。同时,他也表扬了张昊的勇敢和正直,赏赐了他一些财物,并晋升了他的官职。
宁王虽然对皇帝的处理结果不满意,但也不敢违抗皇帝的命令。他只能暗自咬牙切齿,心中对张昊充满了怨恨。
宁王李逸风怒目圆睁,指着张昊大声喝道:“你这厮好大胆!”
张昊毫不畏惧,挺直脊梁,直视宁王,缓缓说道:“宁王殿下,下官实在不知何罪之有。下官一心只为查明真相,为百姓讨一个公道。那贪污之案涉及众多,下官身为朝廷命官,自当履行职责,依法查办,又岂会无端针对殿下您呢?”
宁王面色阴沉,冷哼一声:“哼!你口口声声说为百姓,可你却不知这其中的厉害关系。本王的亲信皆是为国家尽心尽力之人,岂会参与那等贪污之事?你如此莽撞行事,分明是不把本王放在眼里,故意抹黑本王,妄图扰乱朝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