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四章:文圣

谢述心中冷笑。

堂堂朝廷重臣,不去找陛下申冤,反倒跪求文圣?

难道这大方,姓玄?

一位儒生缓步走来,风华正茂,并无半点老态。

玄弘均淡淡地扫了杜常山一眼:“杜大人,你把淡泊书院当什么地方了?我这里是读书人清修之地,从不审案。”

说到这,他看了看谢述,又道:“不过,杜家满门被屠,确实需要个说法,过些时日我会启禀陛下,彻查此事。”

陈端冷笑:“查!随便查!正好我也要向陛下禀报此事!杜家勾结黑山匪罪证坐实,你这位礼部尚书论罪当诛!”

陈端几十万担粮草至今还下落不明呢!

这笔账,自然要记在杜家头上。

谢述眉头紧皱:“这文圣,怎么如此年轻?”

夏侯云解释道:“入大宗师者,寿元三百载!玄弘均有天下文脉加持,多年前便返老还童,青春永驻。”

谢述惊奇:“还有这事儿?”

老而不死是为贼,这玄弘均,确实是个老妖怪。

谢述并不认为杜常山的出现,是一场意外。

杜常山曾公开站队董承,是董承入京后,第一批向董承示好的朝廷官员。

如今杜家被屠这么大的事情,第一个找的居然不是董承,反倒跑到文圣这里哭冤。

这其中的意味,不言自明。

玄弘均开了金口,杜常山纵使满腔愤恨,此刻也只能压下,拱手退到一边,满是怨恨地看着谢述和陈端。

玄弘均径直走到主位,坐下。

李不语路过谢述时,满眼担忧。

杜常山的闹事,已经让在场不少人嗅到了一丝不寻常的意味。

“今日乃私宴,一则是为了给陈大人和谢小友接风洗尘,二则是感谢谢小友一路上对我徒儿的帮助照顾,诸位不必局促,自便尽兴。”

随着玄弘均的示意,宴会开启。

觥筹交错,一片祥和。

李不语端着酒杯走到谢述面前:“谢述,我敬你一杯。”

谢述起身回敬:“李小姐,客气了。”

李不语试图解释:“谢述,今日之事我真不知道会来这么多人,我……”